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个聚焦”告诉你四川有多拼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旭答记者问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5日讯(记者 李丹 文骥 摄影报道)2019年9月5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围绕“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行主题发布和答记者问。
“我们知道,70年来,四川在人均卫生总费用低于全国水平的情况下,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健康服务效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恰好也是新医改10周年之际,能否介绍一下10年新医改的具体做法?”发布会现场,有媒体这样问到。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旭对此进行了回答。
“关于新医改,我和大家一样感触颇深。”徐旭表示,今年的“6.17”宜宾长宁地震,在成都的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专家通过5G医疗救护车,为长宁地震两名伤员进行远程会诊,及时挽救了地震伤员的生命。四川在全国率先把信息技术运用在应急救援,没有新医改和新技术的运用,我们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就走不到今天。同样,从今年7月起,凉山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悬崖村)的村医,可以通过5G信号连接省、州、县三级医院,对村民的病症进行远程病情咨询,新医改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
从解放初期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新三样“B超、CT、核磁共振”;从条件简陋的乡村诊所到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医院;从背着药箱走在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到互联网医院专家远程问诊;从看病挂号人工排队,到手机预约、缴费“一键搞定”;从“小病拖,大病扛,重病才往医院抬”,到“大病医疗保险覆盖城乡居民”,这些变化,让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10年来,我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由从2008年的73.9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消除了城乡二元差别;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达到最近的医疗服务点;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2008年的40.72%降至2017年的27.9%,为历史最低水平;全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年均增速达到16.72%,中央预算内项目和资金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患者满意度已经达到9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徐旭用“十个聚焦”道出了四川围绕新医改的具体举措。一是聚焦健有所护,着力加强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截至2018年,项目经费从人均15元提高至55元,服务内容扩大到14类。深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应急和医学救援能力。
二是聚焦病有所医,着力深化医疗服务机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8年二甲及以上县级医院293家,比2008增长2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9%。探索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试点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及医用耗材加成。
三是聚焦合理就医,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大医院功能定位,推动大型医院“控量、提质、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县医院看大病、解难症能力,深化对口支援、远程会诊和巡回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医联体建设发展,全省建立各类医联体690个,全省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6%。
四是聚焦健康安全,着力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医疗机构审批前置条件。完善多元化监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平台,接入70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监管覆盖率达到应接入医疗机构数的98.61%。
五是聚焦医有所保,着力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补充医保和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
六是聚焦病有良药,着力完善药品药械供应保障机制。加强药品生产领域改革,推动形成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体外诊断试剂、第二类疫苗“五位一体”集中采购格局,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103种抗癌药降价,平均降幅11.42%。
七是聚焦弱有所扶,着力推进健康精准扶贫脱贫。着力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能力提升、卫生人才培植、生育秩序整治“五大行动”,探索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八是聚焦病有良医,着力完善卫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卫生人才培养和评价使用机制,完善卫生职称评审制度,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权重。着力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激发医务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九是聚焦特色优势,着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实现全覆盖。中医药从业人员近20万人,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四川省名中医”等高层次中医药专家7000余名。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中药材产业纳入全省7个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之一。
十是聚焦群众需求,着力发展信息惠民和健康服务业。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做强做大医药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扫码就医”、卫计E通,创建数字化医院468家,远程医疗系统已覆盖全省1800多家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