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入村屯 致力拔穷根
吉林日报9月5日讯(记者 王丹 实习生 程佳雯):7月16日,东丰县仁合乡横道村笼罩在喜人的氛围中。
横道村村部多功能会议室内外满是横道村的库区移民。啥事这么热闹?原来是吉林省水库移民管理局联合县水利局移民办公室和吉林省理工高级技工学校(原吉林省泰达技工学校),请来省内知名种植、养殖专家现场授课,把技术技能扶贫培训班办到了村民家门口。
记者再一打听,原来这些年吉林省水库移民“舍小家、顾大家”,因搬迁安置导致土地等生产资料匮乏,有不少人沦为贫困户。有数据表明,吉林省现有大中型水库126座,涉及54个市、县(市、区),657个乡镇,5152个行政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9%,共有水库移民50.77万人。
这些水库移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就业技能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普遍偏低,在吉林省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吉林省水库移民局针对大多数移民缺技能、缺培训的实际情况,把外部支持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造血”功能,既扶贫、更扶智,为库区移民量身定制了多层次、全履盖的培训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移民群众的脱贫增收。截至2018年底,他们在79个移民村屯举办种植、养殖培训班,培训移民、村民5391人。
会议室内,吉林省水库移民局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局里牵头组织开展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实用技术培训,算起来也有10个年头儿了。用村民们的话说,他们是百姓脱贫致富的“牵头人”。
“我们加强对移民,特别是贫困移民的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推动贫困移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实现移民就地发展增收致富,这几年效果非常不错。”吉林省水库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培训班办到村屯、办到田间地头,请专家们现场答疑解惑。对村民们来说,既便捷又实用。
“开课喽!”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室内外顿时安静下来。吉林农业大学高光教授开始透过一件件案例现场讲授养殖办法。高教授讲得通俗易懂,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从事种子行业20余年的专业人士于敬文现场为村民答疑解惑,重点传授了玉米种植方法与玉米螟虫的防治措施。诙谐幽默的讲授方式逗得村民哈哈大笑,直呼“听懂了!”
培训课结束后,村民们却还不愿离去,拿着纸笔向专家们请教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盐碱地该怎么改良?”
“以牛粪去中和,在土地上铺30公分。”
“什么是有机肥?”
“主要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
……
村民李丽带着自家产的鸡蛋来到现场向专家请教养鸡良方,笔记从头记到尾。“过去真的太笨了,今天学到很多知识,从实际上解决了我们移民的需求,希望回去可以学以致用。”李丽笑着说。
“去年,一头牛突然就没有了,心疼呀,就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听了专家的解答,我回去马上给牛配上药,要是早点听课就好啦!”村民李振芬感慨地说。
横道村的培训课在村民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工作组马上奔赴下一个村落。
在路上,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展培训工作,为了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吉林省水库移民局还联合吉林省理工高级技工学校,采取政策引导、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与全省多家培训机构合作挂牌成立了“吉林省库区移民子女学校”,通过补贴移民子女学费等方式实施学历教育培训,采取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订单培训,提高贫困移民在城镇稳定就业能力。
截至2018年底,吉林省库区移民子女学校共培训移民子女学历教育1408人,就业率90%,多数学生就业安置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长春藤仓电装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和福利待遇逐年提高,直正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