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优雅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方式
人们称她为、凡间精灵、优雅的公主、千年难觅的瑰宝,曾被评为有史以界最美丽女人第1名。
那时候人们喜欢的是身材火辣,金发碧眼的梦露式女孩。而她属于骨感型,在当时看来并不妩媚。
比如《罗马假日》中的白衬衫+A字裙;比如《蒂芙尼的早餐》中的小黑裙;比如《龙凤配》中的白色连衣裙........
但到了晚年,她却愈发简约朴素,不再追求名利场上的浮光魅影,转身投入了慈善事业。
不顾自己的安危坐在货运飞机里的米袋上,辗转十多个小时到达战火纷飞的索马里。
她关注战区的儿童问题,曾多次界上奔走呼吁,最终让索马里的儿童问题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她曾在美国,为落后地区的儿童,争取到了6000万美元的拨款。
哪怕她的面容早已饱经岁月的,脸部爬满了皱纹,昔日的大眼睛也变得沧桑,我们却会愈发地觉得,她没有在变老,而是变得更加优雅。
唯有刻进骨子里的优雅高贵是时间带不走抹不掉的,它会沉淀为一种独特的气质,历久弥香,馥郁芬芳。
郭婉莹是旧上海时期鼎鼎大名的郭四小姐,上海滩最早的四大华资百货公司之一的“永安百货”,就是她家开的。
那时候的她,出入有防弹汽车接送,出门有保镖陪同,就连学校,也被安排在宋庆龄姐妹所在的贵族学校学习。
在那所合璧的美国学校里,郭婉莹学习音乐、科学,阅读很多英文书报,培养了对体育的终生爱好,还学会如何做个称职的宴会女主人。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这位郭四小姐或许会在这样的下,富贵又悠闲地度过她的一生吧。
在那个特殊的年岁里,她的丈夫被划为,所有的财物悉数充公,她成日面对各种、被剃头、被,被下放到农村干最粗最脏的活,养猪、挖河泥、卖咸蛋、无休无止地清洗装满屎尿的木桶
穿着旗袍刷马桶,踩着皮鞋在菜市场卖咸鸭蛋,用弹钢琴的手指在腥臭的淤泥里挖泥
她始终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骄傲,从未对现实低过头,眉眼之间仿佛还是当年的大小姐。
一个真正优雅的女人,在面对生命沉浮时,依旧从容得体;利用自身的,来化解来自的痛苦。
这样的女人,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下,都可以散发出如钻石般闪耀而持久的。
在郭婉莹的告别仪式上,有一副挽联这样写道: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94岁的叶嘉莹先生把自己毕生的积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成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她说:“君子所研究的,君子所追求的,是的道,而不是只追求饮食、物质的享受。我对于物质的、现实的这种利害、利益不大重视,我所要持守的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品德。”
叶嘉莹,被人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先生”一词,是人们出于对其知识、和社会贡献的尊敬。
后改姓”叶“,自幼儿时期便萌发了对诗词的热爱,从此她的一生便与诗歌结缘。
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忧患的一生,仿佛就是这句话的注解。
1966年,叶嘉莹被大学派赴美国,先后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原以为自己的生命终于迎来了安定,可没想到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因车祸去世。
生命中似乎再也不能承受丧女之重的她,一度于悲痛的叶嘉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切友人的问候。
可没多久,她便从悲痛中走出来,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一切都建立在小家,而小家并非她的终极追求。
她决定要从小家中走出来,要为大家做贡献。于是她主动提出回国教书,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诗词。”
现在的她,尽管已经90多岁的高龄,可举手投足之间都自带优雅气质。有人说:她往那一站,就是一首诗。
一个真正优雅的女人,是以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胸襟来面对一切。
这样的女人内心温柔,但自有力量。她们从不对生命要求什么,坦然的接受命运的一切,并在命运夹缝中,开出一朵来。
恰好印证了杜拉斯的话:“年纪增长的同时,力量也在增长。”拥有优雅,即是女人最温柔的力量。
一个优雅的女人,她不一定非要容貌出众,不一定非要舞蹈,可一定要有内心迸发的对生命的热爱,在逆境中保持的风骨,在挫折中越战越勇的斗志。
这样的女人,无论会遇到多少困难,一定会保持自己的灵魂模样,从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