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 “停课不停学”?教育部最新回应来了
近期,部分地方陆续开始了网上“停课不停学”工作,大家对一些问题比较关心。为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为什么要提出“停课不停学”?
答: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学生不能在正常开学时间到校上课学习。因此,广大家长十分关心延期开学期间孩子的居家学习问题,有的家长甚至产生了焦虑。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勇于担当,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采取的网上学习是一项临时应急措施。
二、如何准确把握“停课不停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答:“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加强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学习防疫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美德,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名篇。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地方开通网上教学,只是“停课不停学”的方式之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的一种探索。
三、如何看待一些地方组织教师录播网上课程?
答:开展“停课不停学”、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没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师去录播课程。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地方、学校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确有需要的,可由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少数优秀骨干教师适当新录一些网络课程,作为必要补充,共享优质资源。各地要针对网上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认真研究明确适合线上学习的课程,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四、如何防止增加学生负担?
答:实施“停课不停学”,各地要区别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网上教学的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合理选择学习资源。对上网学习的要求,可借鉴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同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五、如何做好开学后教学与现在居家学习的衔接?
答:居家学习因客观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效果会有差别。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正式开学恢复课堂教学后,各地各校要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对已经居家在网上学习过的学生,有重点地对已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复习,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对小学低年级没有参加网上课程学习的要从头开始。特别要加强对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和关爱。
六、如何应对网上教学出现的网络拥堵现象?
答:确保网络正常运行是保障网上教学的基本前提。由于我国中小学生人数众多,各地网络基础条件差异较大,在延期开学的同一时间段内集中上网学习,出现了网络拥堵。各地要加大与工信部门及网络运行企业的协调力度,积极争取支持。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网络情况、服务能力、学生分布等做好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指导“错峰”登录上网。
七、如何规范当前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
答: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根据各地要求,停止线下培训行为,不得擅自提前开课形成学生聚集,严防疫情扩散。要规范线上培训行为,对超标超前、应试导向、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
内容来源|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
重庆:停课不停学,每天网课不超过4个学时
重庆市教委10日发出通知部署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即日起开始“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活动,明确每天网上授课时间不超过4个学时,降低教学要求,减缓教学进度。
重庆市中小学原定于2月10日开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时间延迟至3月1日以后。为确保学生在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重庆市提出运用“教育+互联网”形式,通过信息化平台、空中课堂、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在线教育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学习。
重庆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停课不停学”的第一要务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确保防疫特殊时期的学生身心健康。中小学开展网络教学应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降低教学要求,减缓教学进度。同时坚持适度适当原则,网上教学原则上采取半日授课制度,每天网上授课时间不得超过4个学时(每学时40分钟),尽量减少学生观看电子屏幕时间。
为避免网上教学增加教师、家长和学生不必要的负担,重庆市还明确要求,严禁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对学生进行学业考试和对教师进行教学进度、教学业绩考核,反对形式主义的在线学习,不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录课教学;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不得以家长的辅导代替教师的工作。
(据新华社消息)
延伸阅读:
危机也是契机,疫情中一位特级教师写给“孩儿们”10句心里话
原创作者|郑英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当前,特级教师郑英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说了10句心里话。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
希望通过这场疫情,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2020年拥有勇气和力量。
01
多读点书,知道“光”在哪里
一本书,不过两三寸见方,却可以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虽囿于一室却可以领略外面的景致,也为心灵提供一片栖息之地。
有道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是活着的声音,有质地的书读得多了,能滋养出精神上的万千气象。读书,让自己知道“光”在哪里,离开了读书,精神就会贫乏,思想也容易走入迷途。
需要提醒的是,书读后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多了,更能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
02
多看几部有质地的电影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好的电影是对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体验、叙述和反思。
在家看网上的电影,也是一种经历不同人生的过程,既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看他人的生活,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活得清醒、深刻。
03
善待万物,心怀悲悯
善待万物,不是因为吃了野生动物会危及健康,而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源于悲悯心的不忍,这两者之间,有着令人沉吟的高度差。
深广的悲悯心,是对包含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关怀,这才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该有的可贵和高贵。
04
学做几道菜
趁着这段时间,不妨向爸爸妈妈学习做几道菜吧,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又增进了自己的生活技能,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当你烧制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时,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中,不只有生活的烟火味,更有人世间的情味。
05
多与家人互动
珍惜与亲人的共处时光
外部关系固然重要,可以帮你拓宽视野,但决定你幸福指数的,终究还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及其关系质量。
可以陪父母聊聊天,近期新闻非常多,这些都是聊天素材;可以帮忙做做家务,让妈妈做回“自由女神”;可以为家人拍些照片和视频,或是一起拍张全家福,留下光影里的温馨和记忆。
你会发现,有“我”参与的时光,家的味道才会更醇,亲情的味道才会更浓;你会发现,因为付出,所以爱;因为爱,所以更愿付出,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
06
学习经营家庭生活
生活本是中性,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假如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一些细节,哪怕是寻常之事,都会变得与众不同。
可以装点一下家庭,比如打理好家里的绿植,为这个家点缀出一片生机和绿意;可以用小小的贴心为家人制造一点小惊喜,比如准备早餐时在煮鸡蛋上画个笑脸,就是给美好的一天写了个欢快的序言。
无论什么条件下,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07
讲究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抗眼下的疫情,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保护。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离灾病远一些。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人,应当一切干净,双手,面容,居所,心灵。
08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对抗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长期锻炼,增强免疫力。
许多回报,是长期潜在的修炼在某一时刻的成果显现。我们平时说的“功在平时”“功不唐捐”,在体育锻炼方面依然适用。只是这需要意志力,因为世间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强调体育锻炼,不是为了体育中考,也不是为了特长生保送,而是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收获一个更强健的自己。
09
学会与自己相处
不善与人相处,固然是一种缺憾;不善与自己相处,其实是更大的缺憾。
这次疫情,让众多生命凋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由死亡反观生命,是一种由“死”出发而执着于“生”的逆向思考方式,从终点思考而又立足当下,可以让步履更从容。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此刻的你是怎样的?你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越早思考,想得越明白,你的行动就会越坚定。
10
重新制定时间表
同时为后续的线上学习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对于许多人来说,眼下首要的是先制定一份阶段性的计划表。有目标,也有路径,就有了一个“可视”的标准,不但有一种节奏感,还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虽然是长时间宅家,但依然要过一种劳逸、张弛、起伏和舒缓的有节奏感的日子。当你回头看,会感叹没有辜负,也没有虚度,除了丰富那些当下,更能带给自己温暖而充实的回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