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对教师培训,校长应多一些承担与作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对教师培训,校长应多一些承担与作为

【汪志广专栏】

对教师培训,校长应多一些承担与作为

原创作者|汪志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

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培养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培训效益,尤其是班主任培训效益,校长该做些什么呢?结合自身多年的培训实践经验,我认为校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培训目标,在校本培训中积极作为

正确定位,按需施训,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校长,若是完全依靠国培、省培、市区县培,寄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来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那肯定是不现实的。这些来自学校外部自上而下的培训,往往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落差。校长要与上级部门沟通,反映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具体情况,做好校内外培训的协作联动。更多时候,校长能积极作为的是强化校本培训,让有效的教师培训成为学校发展的“推进器”、教师需求的“晴雨表”、学校工作的“黏合剂”、师德建设的“风向标”。

组织教师培训前,校长要认真地了解相关需求,科学地开展“三情”研究,即研究师情、生情、校情。同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加深研究各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素质特征和需求。例如,组织班主任业务培训时,对年轻的新班主任侧重班集体建设与常规管理的落实、教学质量检测与反馈改进,掌握与家长交往的艺术。其中,尤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学会真正平等地和学生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对中老年班主任则应侧重班级文化的建设与评估、新思想的领悟与新技术的学习,让他们敢于迎接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重新设计自己熟悉的教学内容和班级管理方式,力争为学生提供有趣味的课堂、有意思的活动、与时俱进的教育。

校长应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订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并有计划地分步实施,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教师,把学校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集聚的高地。不管如何,教师培训都应以回应教师呼声为重点,突出教育教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始终着眼于教师“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引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是当下热点和难点。

二、设置多元课程,遴选优质培训师资

增强“看齐”意识,提升培训课程的浸润力。校长尤其要关注学科教师的发展,探索跨学科、跨界研修,积极应对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努力建设面向未来的专家型教师发展中心。设置教师培训课程,要了解和跟踪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不断地深化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推进素质教育。

社会发展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班主任培训上,校长要主动支持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和工会等组织的工作,强化政治担当,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专门设置意识形态教育课程,引导班主任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班主任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增进认知认同,强化示范带动,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的根本遵循,成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培训课程应以问题为中心,贴近教学实际的需要,重视实践层面的剖析,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切入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对班主任而言,联系家长、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争取家长支持是一门需要认真研究的学问,是必备的工作艺术。校长可以针对班主任开设家校合作育人课程,引导班主任为教育学生而研究家长,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班主任要把握分寸,讲究时机,更要有原则性,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因为找家长而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反感。

校长还要注意培训课程的综合性与平衡性。例如,班主任工作需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面向大千世界的生活见识。班主任培训课程的设置,既要有专业类课程,讲究实用、管用、好用,也要有通识类课程,积极拓展人文素养。以精深与广博兼顾的培训课程,引导班主任正确面对信息来源多渠道、思想认知多层次的新时代学生,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与力量协同育人,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精彩。

好的课程来自好的师资,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校长要认真地遴选培训师资,用优秀培养优秀。培训师应具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热爱培训工作,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服务精神,善于听取和总结基层经验,勇于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校长要善于发现班主任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及时表彰,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更多的班主任立足岗位做尖兵,致力开拓一方“生生受关爱、人人有舞台”的教育圣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育人业绩。

三、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后转化力度

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教师培训的感染力。从全国各地各校的实践来看,校长若想高效地实施教师培训,就必须精心选择培训策略,创新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可以采用理论辅导、专题讨论、自主学习、案例教学、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突出培训的研究性、个性化、自主性,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活动。加深对分类、分岗、分层培训的实施路径研究,综合运用五种学习形式: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以交流互动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经验提升为目的的反思学习、以发现规律为追求的研究学习。突出“开放、互动、高效”的特点,引领教师学在其中、乐在其中。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逐步把校本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引领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过程中,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教师培训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修与现场相结合。其中,运用新媒体是新时代教师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是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服务师生及家长的重要平台,是引导风气、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学校的重要手段。发挥网络优势,以微信群、QQ群等形式,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加大培训之后的消化、转化、总结、推广力度,使教师培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信息技术的提升,为中小学校长开展教师培训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微培训是指借助新媒体开展的微目标、微时间、微活动、微内容、微规模、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学校要以“微培训”的形式,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调动教师内在的动力和已有资源,开展经常性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四、保障培训效益,引入外部优质培训资源

遵循科学管理规律,建立并完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的保障力。校长要从需求调研、教学设计、授课情况、学员反馈等方面进行培训评估和指引。同时,确保培训经费的有效投入(中小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健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培养体系,需校长与时俱进地拓展培训工作渠道,对内建设培训资源库,对外建立培训资源联盟,组建由校外专家与校内优秀教师、学校领导组成的培训工作指导组,适时进行视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考虑购买第三方服务,引入外部优质培训资源,破除制约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师自我完善。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必须付诸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教师培训才能取得实效。

总之,提高教师专业培训效益,校长应主动调整角色,成为教师实践问题的研究者、教师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问题解决的指导者和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服务者,在培训工作中切身发挥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为汪志广研究员原创投稿,首先发表于《学校品牌管理》杂志2020年2-3合刊,微信公众号“学校品牌管理”亦发布)

作者简介:

汪志广,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党校副校长、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副主任,海淀区政府督学,北京市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命题人兼评委,中科院心理所卓越家长培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