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你要求孩子“及时回应”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你要求孩子“及时回应”吗?

【李晶专栏】

你要求孩子“及时回应”吗?

原创作者|李晶

今天,微信已经成为家人交流、朋友联系和工作沟通的主要方式。它的便捷之处在于:信息发送人可以在不打扰对方的前提下传递信息,而接收人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回复。

如果两个人面对面交流,我们会很自然地相互回应。但在微信沟通中,有些人对此并不在意。即使明知对方需要回复,也会不予理睬。

与女儿聊起这个话题,她说:“我相信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比较随性,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我也理解他们各有原因。除去广告和个别完全不想联系的人以外,有些人不及时回复或不回复的原因是想拒绝又不愿直说、想回复又觉得无关紧要或担心回复后招来更多麻烦。

但是,我不知这些人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对方是否会因此产生不快或产生其他联想?比如觉得你傲慢无理,甚至为此耿耿于怀。

01

我们家的主要联系方式也是依靠微信。无论一家三口分别处在不同的国家或城市,还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各自忙碌,都会在微信群里交流信息、分享感受,并且彼此呼应,从没出现过视而不见或见而不回的情况。如果没有立刻收到回复,我们就知道一定是对方没有看到,或者不方便立即答复。

这样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从女儿会说话开始,她总会时不时地叫一声“妈妈”。我呢,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听到她叫我,就一定会应一声“哎”。有时她只说一句:“没事,就想喊你一声。”我也不会埋怨。就是这样,我们从没让彼此的任何一声呼唤落空。

事情总没有那么尽善尽美,我家有时也出现过没有及时回应的情况。但每当这个时候,说话的人总会要求对方认真听、认真答,直到满意才算了结。

02

一般来说,虚拟世界是现实生活的延伸,而社会交往习惯则是家庭交流习惯的延伸。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及时回复别人微信的习惯,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也是如此。父母经常不及时应答孩子的提问或求助,孩子也对父母的关心置若罔闻。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我忙得顾不上应他,或者我的话孩子应该听到了,不回答也没关系。但如果反过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你们之间没有形成这样的互动,走出家庭,他与别人相处也是如此,那么对他的发展就很不利了。

比如我自己有及时回复的习惯,遇到无故不回复的情况就会很不舒服。我会想:“即使你不知怎么答复或有其他顾虑,也可以用个表情让我知道你的态度。这一点也不难,你不做只能说明你不尊重我,或者你对我有不好的看法。”其实对方也许只是懒得回复,但这直接影响到了我对他的评价。

03

有人说:“只要及时回复老板、领导和重要的人就好,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不回复也无所谓。”从短期纯功利的角度,这话没错。但是从长期来看,无论上下级还是其他关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旦无意中给人留下了“缺乏礼貌和素养”的印象,就像在对方心里种下了一小根刺,不是轻易能够改变或拔除的。

更何况积习难改。一旦养成了视而不见的习惯,即便提醒自己及时回复,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候。但如果养成了尽快回复的习惯,就几乎不会有任何的遗漏。

当我在外面办事,看到了私信却无法马上回复时,有时会上个闹钟提醒自己。我这样做是因为如果忘记回复,自己就会因为失信于人而深感内疚。可是如果没有形成这种心理上的自我约束,再加倍小心也会百密一疏的。

04

没有养成及时回复的习惯,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不良后果。

我们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人。领导给他布置了工作,或者同事需要他配合,可是他总是不能将进展或问题及时回复或沟通。往往快到截止时间或者被问到时才不得不说,结果把大家搞得非常被动、手忙脚乱。

女儿上高中时,有一次老师表扬了一个学生干部,原因是她总能将老师布置任务的进展、遇到的困难和最终的结果及时反馈。女儿说那是她第一次明确地意识到回复的重要性。

今天想在社会上立得住脚,甚至谋得发展,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互相配合、协作,而及时互相沟通信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工作中的沟通大致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层是回答别人的提问,第二层是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第三层是主动分享经验,第四层是发现别人遇到困难时积极提供帮助。能够做到第三层和第四层,在企业中才会有升迁的机会。 但如果连及时回复都做不到,那么很快就会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了。

有些孩子是家里的中心,是一家人关心的对象,养成了对别人的询问、关心爱搭不理的习惯。工作后,仍然觉得别人应该主动关心他,却从不及时回复或者主动配合他人。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进入社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可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但真实情况是:一方面很少有人会当面指出他的缺点,意识不到也就无从改变;二是二十多年的习惯要想改变非常困难。

因此, 不管为了培养孩子礼貌对待他人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人格,还是为了他未来事业的发展,父母都应该做到及时回应孩子,也要求孩子及时回应父母的习惯。

(本文为李晶原创投稿,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