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小时候有多听话,长大后就有多恨父母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小时候有多听话,长大后就有多恨父母

【富晓红专栏】

小时候有多听话,长大后就有多恨父母

原创作者|富晓红

我们中国教养方式中最核心的教育就是:孩子听话,乖巧。武志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听话背后的生死绞杀》,里面有两句话诠释了听话背后的残酷真相:

“听话哲学,有不合理之处:一直被要求听话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渐被扼杀。”

“听话哲学,也有其合理之处:若孩子不听话,很多中国家长就会觉得生不如死。”

武志红老师的这篇文章里所涉及的都是比较极端的案例:因为听话,压抑个性,所以孩子想把父母杀了;如果孩子不听话,那么父母因为孩子背叛了自己,觉得生不如死,选择自杀。

可是除了这些极端的案例之外,还有更多的听话孩子最终陷入了怨恨父母的行列中,而怨恨父母本身就是痛不欲生、十分折磨人的。这些案主不被重视,却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大街小巷中,今日我就以自身的经历来阐述我曾经深刻、强烈的恨。但愿能治愈和我一样曾经被控制,压抑个性,必须听话带来伤害和怨恨的伤心人。

一、从我记事起,我是母亲情感的宣泄口

印象中,父母的感情不太好,常常说不满三句话就会吵架。我成了母亲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

姐姐和母亲的关系也不太好,两个人也常常拌嘴。母亲小时候想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外婆没有让她继续念书,一共就读了三学期的书,因为这母亲常常遗憾自己没能多读些书,言谈之中对外婆也是充满不满和抱怨。所以把读书的愿望放在了我和姐姐的身上。可惜姐姐生生断了她的希望:姐姐在初一第一学期末就表示坚决不读书了,跟母亲说了一句绝话:“打死我也不读了。”母亲没辙,只能接受现实。转身把愿望全部投放在我身上。

母亲是位农村干部,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任劳任怨,做事雷厉风行,锄强扶弱,深得人心。所以常常被评为先进,每次评选先进就要写材料,母亲便总是让我代笔。

我毕竟年少,文笔再好毕竟没有经历和阅历,因此常常未能让母亲满意。有一次被评为市先进个人,据母亲说因为材料写得不够生动而最终没有被评上,母亲冲我发了脾气,而我内疚的不得了。怪自己无能,怪自己没能帮上母亲,怪自己的才浅学疏导致母亲最终与市先进失之交臂,自责、愧疚和自我否定差点淹没了我。一直蔓延了好多年,直到今日都依稀记得那份心情。

母亲把自己所有感情上的困惑,事业上的挫折,以及和奶奶间的矛盾,还有她小时候的苦难,娘家的烦心事,都一股脑儿地跟我讲。我幼小的心灵承载了她太多的心事,我总是告诉自己要快快长大,帮助母亲从苦难中脱离出来。当然也在母亲日复一日的单方面的描述中,对母亲充满同情,对父亲充满抱怨。

我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自然和母亲的感情很深,和父亲很疏离。我压抑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时候去听从母亲,因为觉得母亲太凄苦了,我是她唯一的希望,不能再让她因为我而受苦了。

二、母亲对我的操控无处不在

因为父亲在我高二那年离家出走,高三暑期正式离婚,所以我成了母亲最后的唯一的依靠和寄托。

大一的暑期,家里介绍了男朋友,一开始压根儿不喜欢,完全不接受。但是慢慢地开始接受,因为觉得他帮了我家里好多忙,母亲很是满意;也因为他让我做自己,第一次让我感受到爱的样子:原来爱是如此温暖和放松。

他说:“我有一千元工资,900你花,我花一百。你不用想钱的事,你吃好穿好就好。”

这是世界上最感人的情话,让我感到自己很珍贵,让我感觉很被重视和宠爱。第一次感觉爱的样子可以如此美丽,充满甜蜜和幸福。而不是母亲的爱,充满负担和压抑,充满沉重和内疚;也不是父亲的爱:严厉、暴打、要求。

但是当大学毕业工作之后突然觉得这不是我要的,我想要的是和我志同道合、有共同追求的男子。

母亲第一个跳出来严厉指责我:“你想都不要想,你让人家等了你三年,你怎么可以反悔?你不要像你父亲一样,做负心汉!”

“像你父亲一样”这句最最痛恨的话彻底击败了我,我当然不想像父亲那样做个“陈世美”,最重要的是我不能让母亲伤心绝望。

于是选择结婚,结婚半年后发现更多的不和谐,于是想是不是趁还没有孩子可以分开呢?试探性地跟母亲说起,母亲义正言辞,声色俱厉地跟我说:“你如果离婚了我的面子往哪里搁?你好好的哪里不满意了?吃饱了撑着了?赶紧生个孩子就心定了。”

母亲的对我的控制不仅仅在这样的大事上,即便穿衣、人情来往,这样的小事都是母亲说了算。

每次逢年过节去母亲家里,母亲不喜欢我们洗澡,觉得浪费水,我基本都是为了让母亲高兴,是不洗澡的。就和她一样,选择洗洗脚、擦擦身。即便春节时要待一个星期,我也一个星期不洗澡。顺从母亲成了我的本能反应,尽管内心有诸多不满,但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我要给哪个娘娘(上海人的叫法)包多少红包,给谁谁送多少礼,都是母亲指示我,而我只能照做。否则母亲就会生气、会指责我像父亲一样没有良心。母亲的语言攻击和虐待,以及道德绑架会让我充满自责、内疚和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衣服穿得时髦也不行,母亲会不悦,觉得不正经。所以我回娘家必须穿母亲能接受的服装。

母亲对我们到达家里的时间也是严格规定的,如果晚到了她就会一整天板着脸,叫她也不回应。

三、我对母亲的恨终于淹没了我对母爱的爱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顺从母亲,想让母亲开心。然而母亲终究无法快乐起来,抑郁越来越严重,觉得全世界的人和事都让她不满意和看不惯,觉得我们姐妹也不理解她。2009年4月1日,张国荣离开的同一天,母亲决绝地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得知噩耗的那一刻我整个人是僵掉的,麻木的,空白的。疼痛和悲伤不是像小说描写的那样:排山倒海,汹涌波涛式地涌上来的。而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点一点侵蚀我的身心;就如一步一步走向大海,水慢慢没过头顶的。

母亲离开后的半年我一直沉浸在悲痛和自责中,觉得母亲一生悲惨,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我还没有来得及让她享福,她就走了,充满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母亲离开后的第三年,不知怎地突然发现我开始慢慢地恨母亲,那个沉睡的乖巧的我突然被唤醒了:我只想反抗,只想说出我的压抑!

我发现其实对母亲的反抗早以不同形式在表现:面对学生,只要她们不听从我的安排,我就会愤怒、生气。在母亲这里做了乖女儿,在其他地方我就要翻倍做自己。

面对领导的要求,我会唱反调;面对同事的不同意见我要坚持己见……面对强势的女人我从心底里讨厌、厌恶。觉得她们不配做女人,学了心理学的我才知道我把对母亲的恨投射到所有人身上。

我开始明目张胆地恨我母亲,恨她控制我,恨她左右我的婚姻,害我在最美好的时候错过了我的爱情;恨她大大小小的事都控制我,恨她骗了我真相:父亲和她之间并不像她说得那样,都是父亲的错,而她是无辜的;恨她让我一直生活在压抑和沉重中;恨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不但不帮我,反而落井下石;恨她让我无家可回,无人可说;恨她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站在我的立场为我着想……

恨燃烧着我的心脏,熊熊大火浇不灭,我痛不欲生。一方面我无法抑制地恨我母亲,另一方面我责问自己怎么可以恨自己的母亲?而且是已故的母亲。有一次实在太痛苦了,跟姐姐说起对母亲的恨,姐姐厉声责备:“都已经死了,你还去恨她干吗?”

是呀,我怎么可以恨自己的母亲,而且是已故的母亲?但是恨就是从身体的四面八方纷纷涌向我,让我的内心充满怨恨,一刻都不能消停。

四、用心理学知识解救自己,重新获得爱的力量

在水深火热中熬过了几年,苦苦地、匍匐前进地去寻找答案。终于在2018年开始非常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后,开始慢慢地站在母亲的角度去理解她,接纳她,原谅她,重新爱她。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其实心理也是如此,哪里有压抑,哪里就会有反抗。

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反抗;武志红《身体知道答案》里面说过: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会被身体记得。

里面讲到一个新闻:湖南某娄底有位62岁的男子,冬天要穿38件上衣和11条裤子来御寒,但还是冷的要生两个炉子。这位叫王少光的退休老师说自从1992年他妻子车祸去世之后他的身体开始慢慢怕冷,现在即便穿那么多还是觉得冷。那是心冷,失去挚爱的悲痛没有通过正确渠道梳理,就会日积累月地留在身体里。

我后来明白了当时的母亲自己是没有爱的力量的,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无法爱别人的。

自从她和父亲离婚后,一直生活在自我否定中无法自拔,也是导致她抑郁的原因。

母亲希望通过控制我来获得她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但是这样的方式毕竟是劳心劳肺的。我的逃离和慢慢显露的反抗可能让她再次失控。更加地否定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其实每个人活着的意义是自身的掌控感的,而非对别人的掌控感。

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然后我们可以慢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可惜母亲看似坚强,却一生都在依附他人。早年依附父亲,后来依附我。这注定了会走向绝望。

母亲对我的伤害我最终转化成财富和资本,因为所有的体验都是宝贵的,所以我对母亲更多的是同情、惋惜、感恩以及深深的爱。

五、结语: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做自己

在我的学生、来访者中,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儿子,都对自己的父母又爱又恨。如果把恨的那部分修复、转化成爱,那么孩子的生命力就会更强。

美国心理学家巴塞尔.范德考克在他的著作《身体从未忘记》里有一段话:“一个典型的、‘被困在创伤中’的人失去了心理灵活性,随时处在和创伤性经历几乎相同的惊慌中,用全副精神维持日常生活,忍受着紧张、恐惧,或者好像生活在虚构的世界中。

而一个不被允许活成自己、只要求听话,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的孩子其实永远被困在“桎梏”中,而失去了生命力。一旦孩子的生命力被唤醒,那么曾经有多听话,现在就会多反抗,多恨父母。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孩子的生命力逐渐衰弱,直到消失。

这两种结果估计父母都无法接受。

为了避免悲剧,我们都要学会放手,让孩子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象礼仪指导老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为富晓红老师原创投稿,“富晓红的幸福家园-(ID:fuxiaohong5166)”亦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