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有梦
【雨霖铃专栏】
因为我们有梦
原创作者|枫樵
01.说自己的故事
“……也许我死后十年里,我的亲人们会偶尔想起我,但我的亲人死后,谁还会记得我呢?”
很难想象,这样的感慨出自一个孩童之口。
我忍不住找到那篇周记的作者,想和她谈一谈。
我还没说话,她却抢先开口,问道:“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我沉吟了片刻:“实现独立和自由……你呢?”
她也迟疑了一会:“我啊…… 想被人永远记住呢。”
那一刻,我脑海里也突然激荡起各种新奇的想法: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心跳停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举行葬礼,在社会意义上不复存在;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从此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相关。
还有人说,人其实只会死一次,就是放弃梦想的时候……
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告诉她:“古代的文人提出过‘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立功’和‘立德’也许标准太高,老师也不清楚怎样去实现,但或许你可以先尝试‘立言’”。
“怎样才算是立言呢?”
“你可以从说自己的故事开始呀……”
她离开之后,我不由地捏了一把汗,生怕自己浅薄的看法会给孩子造成误导。
也许对于梦想的认识,与年龄无关,否则那歪歪斜斜的稚嫩手笔,何以提出这样深刻的疑虑?
我曾经鼓励小朋友去记述自己的故事,但从未想过有一天,我自己也会产生这样的渴望。
我从小对语言文字就颇为喜爱,也尝试过做一名“文学青年”。
中学时代领到过几次稿费,但囿于读书太少,见识浅陋,写出的作品大多无病呻吟。
大学四年又试图写小说,但行事天马行空,内容杂乱无章,总是难以完结。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纪录片,里面的学者评论道:“艺术之难不是难在技巧,而是难在不粉饰, 自由而准确地呈现心境”,这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从教两年的我,勇敢踏出国门,追逐多年的梦想。
一路走来,我渐渐明白,辞藻和技法只是点缀,只有真切的体悟,才能赋予文字 生命和灵魂。
儒家士子以文载道,我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我可以说自己的故事,证明自己存在过。
因为写作, 那些目遇的繁华,耳闻的悲凉,都不再是过眼云烟。
02. 分享的快乐
构筑精神家园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收获的喜悦胜过任何物质的享受,尤其是与读者的交流互动,那是一种分享的快乐,比喝酒吃肉还有滋有味。
那些掷地有声的反馈,不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在我的心头经久回响,激励着我前进。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教育的随笔,有一个网友评论道:“一个不懂得教育是何物的专家的废话!”
- 标签:动物作文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