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李政涛:教师发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李政涛:教师发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李政涛专栏】

教师发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原创作者|李政涛

所有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都是在回答一个前提性的核心问题: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最有价值?

换言之,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最应该给予教师什么?

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给教师“价值观”,拥有合理、正确乃至远大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与教育情怀,以及仁爱之心;

给教师“知识”,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教师才有的知识谱系、知识图景和知识结构;

给教师“技能”,能够在备课、上课、说课、观课、评课和写课等具体微观的日常课堂实践中,赋予其上手即可运用的本领;

当然,还有给教师“方法”,尽可能多、尽可能具体、尽可能实用的方法,这也是相当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习惯性期待。

这些当然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但在我看来,它们只是教师发展中的“基础性构件”或“基础素养”,虽然“必备”,但却属于“家常饭菜”,或“日用食粮”。只有“家常”和“日常”是不够的,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无数教师普遍遇到的高端发展难题:

价值观有了,仁爱有了,知识有了,技能也有了,方法同样不缺,但却走不动了,在前行的道路上,开始停滞不前,徘徊往复,无法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

这是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回答但却被普遍忽视的问题:

当教师拥有了价值观、仁爱之心、知识、技能和方法之后,接下来怎么办?然后该给教师什么,教师应当做些什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少老师走到这一步之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将教师发展之路,比喻为“一生中的100里路”,那么教师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属于“前50里路”,已有的大多数教师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师研修的课程体系,都拥挤在这50里之中,也确实取得了不凡成绩。然而,“后50里路”却相对寂寥,甚少有人行走其上。

教师发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一是勇气之路

首先,是“坚持的勇气”。它直指当下的疑难困惑:合理的价值观,教师已然拥有,知道“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教学”,“什么是好教师”,更知道“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显然不是教育的真谛,也违背教育的规律,不仅知道,还能在言谈中说,在文章中写,但在具体的实践行为上却往往背道而驰,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狂飙突进,何以如此?在于缺少“勇气”:没有坚持、坚定和坚守的勇气,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其次,是“改变的勇气”,不是改变他人,而是“改变自我的勇气”:勇于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打破对改变可能带来的“迷惘”和“失败”的畏惧;

再次,是“挑战的勇气”,因为不愿改变自我,所以没有挑战自我,特别是“挑战旧我,走向新我”的勇气,没有挑战成见、惯习和权威的勇气,因而没有挑战教育新高峰、教学新境界的勇气。

二是思维品质之路

已有对“思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聚焦于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审辨式思维等,但较少反观教师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其实是对一种常识的违背:没有好思维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好思维的学生?就教师发展的通常轨迹而言,当一个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后,他的思维品质的高低,尤其是思维品质的清晰度、提炼度、合理度、精细度、创新度、融通度、生长度等,既影响了他如何凝练和表达自己的经验,更决定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度和深度。

思维品质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经验,撑不起往上提升的台阶,是很多教师遭遇的成长瓶颈之一。在相当程度上,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强大的思维能力,就没有教师的持续生长,更没有教师的高端生长。

三是想象力之路

核心指向于“教学想象力”。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教学,还是作为艺术的教学,“想象力”都必不可少。教学想象力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也提升了教学的魅力。所谓“名师”或“明师”,以及“优秀教师”或“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平庸教师的区别,通常就在于有没有教学想象力,以及想象力的高低强弱的差异。

优秀教师必定有充沛丰富的教学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弥漫在解读教材、研究学生、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表现于灵活多变、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时常发出的对名师课堂的赞叹和惊叹,实质是对名师“教学想象力”的赞美。

最后,就是教师的“好奇心之路”了。这是最容易被忽略,同时也是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好奇心为什么重要?

首要的原因,依然与“学生”这一教育对象有关。多年前,我曾经参与过某省“特级教师后备班”的培训,培训策划者和组织者对我抱怨不已:已经走到“特级教师”门前的这群教师,既不认真听讲,也不好好读书:上课看手机,改作业,课后打麻将,比酒量……她最后的总结式“吐槽”让我浑身一震:怎么就看不到这些老师有“好奇心”呢?

由此产生的疑虑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好奇心?症结不是因为接受的培训太多,听的报告太多,书读的太多,产生了“审美疲劳”,以致“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出现了“培训疲劳综合征”。在根子上,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好奇心”。类似陈寅恪、钱钟书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即使“读书早已破万卷”,但依然每天沉迷于书本之中,因为“好奇心”始终与他们的生命同在,他们拥有持续终身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看,“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好奇”,终身好奇是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既是“读书人”,也是“教书人”,如果教师没有了“好奇心”,学生怎么办?教师是呵护和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最重要的他人,如同我们无法期待“不爱读书的教师去激励学生爱读书”一样,我们也不能指望“自身都没有好奇心的教师去呵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就教师本身而言,一方面,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知不觉失去了好奇心,是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主要源头或根源之一,当我们认定某位教师产生了“倦怠”,实际上等同于他失去了“好奇心”。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在于“好奇心”是教师创造和教学智慧的源头活水,更是教师精神生活和精神宇宙成长、扩展的动力源。

爱因斯坦曾言:“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即使“好奇”不是“天赋”的一部分,也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生成只有通过好奇才能生成的学习冲动、探究冲动和创造冲动。在我看来,虽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好奇心比想象力更重要”,原因是好奇心更接近普遍的人性:人天生就有好奇心,而且它是人的“内动力”、“内生力”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谓“倦怠”,不就是没有了内生力和内动力了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力=价值观+知识+技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