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让学生喜欢的秘诀
【沈磊专栏】
让学生喜欢的秘诀
原创作者|沈磊(江苏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
本文首发“ 沈磊的班主任手记 ”,原创作者沈磊老师授权校长传媒发布
最近两周,我收到好几位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信息的内容从侧面让我知道学生很喜欢我。这一届学生,我带了一年零一个月,经历过乍见之欢,也迎来了久处不厌。
之前四届学生也都很喜欢我,但刚开始几年我所感受到的来自学生的喜欢是: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听我讲故事,喜欢课后和我在一起玩,喜欢我不那么像个老师的样子。这样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我的性格、年龄、性别,甚至是经验少。这样的喜欢处在“建立起愉快的师生关系”这个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验。
现在这一届学生对我的喜欢,让我感觉与以往有些不同。
让我们细读细品:
这个学生对我的喜欢,是他在自我目标的寻找与建立上看到了榜样,是“这个老师是我成长的方向”。
这个学生对我的喜欢,是他在自我努力的过程中相信我会帮助他,是“这个老师是我努力的保障”。
这是兄弟班级的一个学生,前段时间他遇到了一些成长的小烦恼,因此我俩有过一些接触。这一周我俩有多次碰面的机会,他的眼睛会说话,每次总透露着想和我说点什么的线索,却又一直停留在只是微笑点头、打招呼的阶段。昨天下午,在打过招呼、简单问好之后,他二次找到我,说:“沈老师,我可以加一下你的微信吗?”我有点意外,更有些惊喜。“当然可以,你拿一下纸笔,我写给你。”
这个学生对我的喜欢,是他在成长困惑的时候知道我会支持他、信任他、期待他,是“这个老师是我随时可以停靠的港湾”。
乍见之欢,是因为我不太像个老师;而久处更喜,恰恰是因为我像个老师、我是个老师。这样的喜欢,建立在“师生间的人格独立与精神依赖”上,是将师生关系升级为更深刻的师生情感。
盘点这十二年,我初步梳理出一些秘诀。
01
我们也曾是学生,
但我们需要理解不同于我们的学生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句子扩写:
教师也曾经是( )的学生,所以我们更能理解和体会( )的学生。
您看,定语一加,我们立刻能理解为什么即便教师曾经做过学生,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学生了。因为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色和经验出发,去理解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我们认为学生都应该和当时的自己一样,所以我们常常跟学生说“老师理解你,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但事实上,我们并不理解所有类型的学生。比如,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一定是对某个学科有相对更浓厚的兴趣,所以最终逐步走上了这个学科的教学,所以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生并不喜欢我们任教的科目。再如,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一定是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目标追求上相似的,而那些和我们不太一样的同学,我们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和接触,所以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生对学习这么不感兴趣,如此没有目标。家庭生活的影响则更是在细微之处有不同,它们重要且隐蔽,教师想要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极其困难。
因为不够了解,所以不具有绝对的评价和发言权。当我们引导学生的时候,首先应该跳出自我的经验圈,站在教育者的视角去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理解不同于我们的学生,这是让学生喜欢的前提。
02
学生最需要的老师
是公平、公正型的
刚开始接触时,学生会因为很多因素喜欢上一个老师。比如性格开朗型教师,更容易在课间被学生围着聊天;专业知识型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带着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兴趣广泛型教师,更容易利用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但随着师生接触的深入,学生对老师的需求和心理预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希望教师是多方位融入他们生活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需要老师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们需要老师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有情感参与的人。
在所有情感维度中,“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教师模样。
这些案例我都遇到过:
性格开朗的老师跟学生走的特别近,但当他批评学生的某些不当行为时,学生提高嗓门地怼过去:“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你凭什么只批评我?”
专业知识丰富的老师更易偏爱自己科目上有潜力的学生,所以私下里被其他学生议论:“他就喜欢好学生/某个学生,好学生什么都好,我们什么都不好!”
兴趣广泛的老师开始特别吸引学生,时间久了,学生好奇感下降了,老师也就没那么有流量了,还被一些学生称为“爱秀”、“秀儿”,原因是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和老师共同的兴趣特长,感觉自己不够被老师关注。
我更见到过很多没有特色标签的老师,却因为一碗水端得平,因为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而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教师。
任何学生都有被关注、被重视的需要,他们并不奢望被偏爱,但他们希望自己的点滴努力被老师看见。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能接受老师公平、公正的处理。这是被学生长久喜欢的重要原因。
03
课堂,
永远是我们征服学生的主阵地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始于课堂,又不止于课堂。如果一个老师上不好课,那他就很难在学生面前建立起自信,更别谈树立威信了。
教材是固定的,学生是灵动的。怎样在一节又一节的常规课中用教材教,并通过自己的教引发学生的学,这是教师散发个体魅力的重要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课堂的美好时光。
我们要不断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培养自己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或质疑问难或展开想象、或组间交流或挑战高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频率、快节奏,一个又一个包袱被抖出来,烧脑的一节课下来学生直呼过瘾(更多的时候是喊脑袋太累了,哭笑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和展示,这也是在课堂上体现公平的重要方式。
疫情后的在校期间,师生每天都要测温。孩子们和我开玩笑,上完英语课使用额温枪,温度都明显有点高。他们还常常让我也测一下,确实36.8°-37.2°,而不上课的时候,通常是36.4°左右。
课堂上充满着平等的对话,和谐的交流,有发现、有挑战、有沉思,当教师把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怎么会不持续地被学生喜欢?
喜欢,源于认可,进一步升级为崇拜。
04
以身作则,
让学生在我们身上看到教育的“成品”
我们是否听到过学生类似这样的抱怨:“总是这样要求我们,自己又做不到!”、“社会上闯红灯的人多了,老师怎么不去教育?”、“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好像过得也很好。”……
当我们听到这些抱怨的时候,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解释、去要求、去命令吗?我们如何让学生看到讲文明的人过上的是更有素质的生活,讲规则的人不仅利人也利己,喜欢阅读的人生活里更有浪漫色彩,热爱运动的人身体状态更好?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里,期待达成的目标。而这些目标都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以身作示范的。
少一些对学生的说教,对自己多一些严于律己的要求。你希望学生热爱阅读,就去做一个主动阅读、经常分享的老师;你希望学生认真跑操,就和他们一起在大课间跑起来;你希望学生待人友善,那就用友善的方式去对待班级里每一个学生,全面了解原因后再做判断。通过身教让教育发挥影响。
当老师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到热爱生活的人生活的怎么样,从而规划自己的目标与行动。这样的喜欢,是遵循了人的成长规律的喜欢,是深刻而持久的,是学生往后余生自己走的精神支撑。
让学生喜欢教师,让教师因为学生的喜欢而感受到职业的价值与幸福。
- 标签:美人在线观看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