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追“跨性别”主播,家长性别教育要趁早
【兰君专栏】
孩子追“跨性别”主播,家长性别教育要趁早
原创作者|兰君(资深教育主编,青少年成长专家,中高考作文指导专家,畅销书作家,校长传媒专栏作家,中科院家长学院特邀专家)
“真气疯了!
我儿子在抖音上追了一个跨性别主播,还整天津津乐道的,零花钱都给人家刷礼物了……”最近,孩子读高一的杨女士和兰姐姐倾诉遇到的家教新难题。
01
直播平台,变性人主播扎堆
的确,这两年在这一些网络直播平台上,像淘宝抖音快手等有不少深度整容的跨性别主播,还有各种异装的男装女装大佬。
所谓跨性别,是指不能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的那类人。
我们一打开这些常用的APP就很容易刷到,这些有鲜明“特色”的主播对平台的流量和带货的数量肯定大有贡献,但里面充斥着众多不健康的因素和毁三观的内容。这让未成年人看见,肯定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一位朋友说,她关注了一个变性人主播,起初觉得挺有趣。后来发现每次直播她都得意洋洋说自己上高中那会被老男人包养挣零花钱的“先进事迹”,感到很恶心,就不再关注了。
这些特色主播往往身世比较坎坷,故事比较多,这是他们吸引人的地方,但是这些人呢,从小心理往往会比较扭曲,也大多都是辍学者,没念几年书,早早的就混社会了,所以价值观人生观都相对不太健康。
变性人、不上学、被包养、挣大钱……这些标签很容易让未成年人价值观混乱,认为读书无用,把金钱观等同于人生的价值观。这需要引起全社会全方位的重视。
当然了,我们不歧视跨性别、第三性别,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但是直播平台是面向大众的,需要也必须做好有效的管控。
02
性别教育,早该“觉醒”了
生活中,你会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吗?孩子的性别教育,你上心吗?
性别一生下来就决定了,但性别意识需要后天养成。
在此兰姐姐提醒家长,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我们应该提倡性别差异教育,让男孩更像男孩,让女孩更像女孩。
兰姐姐发现,现在的孩子把中性化当成了一种时尚!校园里,中性化倾向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各种电视选秀综艺节目,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女孩反而大大咧咧,类似假小子。这样的选秀活动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也很容易造成误导。
有位妈妈把女儿顺利地培养成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在机场送走女儿的一刹那,突然感觉有所缺失:忘记了教女儿怎样做一个有魅力的女性。
其实性别教育更具体的体现在:教孩子在成为更优秀的人才同时修炼成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一个秀外慧中的独立女性。
我发现生活中有些家长,特别是以前的独生子女时代,有了女儿还想要个儿子,有了儿子也想要个女儿。这些家长靠男孩女养或女孩男养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起初是好玩,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形成模糊的概念。
在国外,家庭和社会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的教育开始很早。
有一年我去美国探亲,发现一家人走近一扇大门时,妈妈站住不动手,而让3岁的儿子双手吃力地抓住门把,慢慢地打开门。
理由是:儿子是小男孩子汉,应该学会照顾妈妈。就因为3岁的孩子是男孩,所以,就要勇敢,就要有责任心,就要照顾女性。
教男孩要有男人气,教女孩更细心,是作为父母约定俗成的育儿观。
03
性别教育,不能“晚成”
性别教育,如今还被很多家长和学校所忽视。男女性别一生下来就定了性,但意识的形成却需要后天培养。
性别意识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尤为重要。所谓的性别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
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重视的。教育不当就会出现性别错位。
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年龄是2-13岁,所以说,性别教育不能“晚成”,要趁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其品格的形成、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激发。
其实,关注性别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长大成人后,他们都将承担着性别角色,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养成健全人格。
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是幼年,晚期教育收效甚微。
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1周岁时就已经出现了行为上的男女性别差异,3周岁时差不多都认识了性别差异。7岁前,基本完成了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学习。
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应该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渗透基本的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大方得体的衣着打扮及居室布置。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为教育、认同暗示形成性别角色特质,如:女孩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细致耐心,男孩的坚韧包容、独立奋进、勇于探索等等。
当然,这没有严格意义的界定区分。着眼于孩子未来美好的社会与家庭生活,想让孩子具有什么良好性格,就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去引导培养,并给予积极的认可鼓励。摔倒了不怕疼、帮妈妈拎袋子做个小男子汉;自己收拾玩具架、为爸爸夹菜做个贴心女儿。
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渐渐地,这些不起眼的一举一动定会积淀下来,形成孩子令人称道的性格。
性别意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取决于社会的整体氛围。对此,家庭以及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方面社会要有鲜明的性别特点倡导导向;另一方面家庭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把男孩子当男孩子教,把女孩子当女孩子养。
男女有别,各安其位,才可能培养品质优良、性格健全、健康文明的下一代。
(本文为兰君原创投稿,首发兰姐姐微信公众号“家长学苑-ID:qdlanjiejie”,版权归原创作者兰君所有)
划重点!
想让孩子此生比你更强大
想让你家成为学霸孵化器
请关注兰姐姐的新书
《愿此生你比我强大》
这是一本让家长放下心来的全息化家庭教育指导用书,亲子共成长 读这本书就够了!国家级教育专家 孙云晓、全国优秀教师 鲁小宁、《校长传媒》联合推荐!全国全网同步发售,当当天猫京东有售。想拥有限量签名收藏版请直接联系兰姐姐哦。
作者简介:
兰君,兰姐姐。资深教育主编、晚报小记者团创始人、中科院家长学院特邀专家、中小学生作文指导专家,校长传媒专栏作家。其主持的品牌栏目"作文课"、"兰姐姐热线"、 "家长学堂"、"教育三人行"等多年来广受好评。著有《愿此生你比我强大》《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优秀母亲教子锦囊》等。
- 标签:钱伟长夫人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