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云密码" 全国首个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在蓉落地
12月11日上午,为合理有效开发空中水资源、组织管理及开展具有科学设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试验、解决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薄弱及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全国首个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人影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成信大”)航空港校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学良,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宝君等专家出席会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何建新主持会议。
缓解水资源短缺 改善雾霾污染
据了解,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手段对合理开展空中云水资源开发作业意义重大。其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有效促进云雨转化,增加区域降水量,补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严重不足,丰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内容,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还可通过降水产生的“湿清除”作用,有效改善空气污染现状。
成信大校长余敏明表示,经过近半年的筹备,成立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院”,在此基础上,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中国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我相信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全面促进学校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据介绍,人影研究中心将以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支撑学科,着眼于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与业务工作,大力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瞄准国内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中的核心关键问题,立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研积累,重点开展云和降水物理过程高时空分辨率实时监测方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方法及人工影响作业综合指挥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时,人影研究中心还将为中国气象局、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及高校等在人影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互相支持的合作平台。
将引进云室
着眼破译“云密码”
成信大副校长舒红平详细汇报了人影研究中心建设情况。他介绍,人影研究中心将以成信大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支撑学科,着眼于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与业务工作,大力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从云和降水物理过程高时空分辨率实时监测方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方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综合指挥系统的建立方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防方法四个方向出发研究。
“我们将结合学校已有的气象数据智能感知、多尺度的作业条件获取、人影作业软件平台、作业条件智能获取创新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技术研究基础进行局校合作,推进智慧气象服务建设、数据为中心的业务体系建设和气象云边端分布式协同支撑平台建设。”舒红平称。
“这是全国仅有的一所人影研究中心,”成信大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院院长周筠珺表示,“当前防灾减灾对人工影响天气的需求非常旺盛,学校在人影方面具有大气科学和大气探测的技术优势,我们立足四川,面向全国,为全国人影事业服务。”
除此之外,周筠珺还向记者透露,一批高精尖设备即将引进,助力研究。“国家将在西南地区开展人影工程项目,并且即将为学校投入一个云室。云室能够模拟云和降水的形成过程,进而推动人影研究进程,助力研发核心的人影技术。”
对成都意味着什么?
与会专家: “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现场专家告诉记者,眼下正进入冬季,成都呈盆地地形,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其重要产生原因就在于盆地上方易形成逆温层,就像加了盖子的锅。气流无法突破“锅盖”,污染物在其中反复积累,如果没有降水,污染情况会更严重。
而人工影响天气则可通过“湿清除”增加能见度。“让天更蓝,不仅如此,人影还能有效平衡降水,减少旱涝灾害以及冰雹对农业的损害。可以说,人影研究中心的成立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宝君获聘人影研究中心主任委员,在他看来,成信大的大气物理、大气雷达技术优势,是人影研究中心落地成信大的主要原因。“人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人影研究中心对国家人影科研也意义非凡,这是中国气象局和高校成立的第一个人影研究中心,落在成信大是因为其实力深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刘珂君 蒋超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