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音乐节在澳门上演 这些奇特乐器你知道吗?
本报讯(记者 )正在澳门上演的国际青年音乐节,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青年音乐家们正在为7月20日及21日的两场舞台演出而进行紧张合练。在此期间,他们还会利用排练间歇走进公园、博物馆以及码头的公共空间,与观众随机互动,用年轻的方式助高雅艺术走下神坛。除古典音乐的常用乐器外,多国艺术家还手持本民族的传统乐器,演绎古今穿越的多重曲风,其中很多乐器造型奇特,带着中世纪的气质款款而来。
据本报记者了解,他们使用的手摇琴又称绞弦琴,是欧洲一种古老的弦乐器,通过乐手摇动乐器上的手柄,联动腹腔内树脂包裹的轮子来摩擦琴弦,产生一种类似风笛的持续音。在加泰罗尼亚以及匈牙利的民间音乐中,它就常常与风笛交替使用。
来自乌克兰的“班多拉魔弦”艺术团以绚彩的乌克兰民族服饰亮相澳门博物馆,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得众人齐声合唱。而他们使用的乌克兰传统乐器“班多拉”无疑比服饰更吸引人,据悉,班多拉在15至18世纪非常盛行,融合了鲁特琴和竖琴的发声原理,音色颇似羽管键琴,共有63弦,柔和且调性及音域更加宽广。
在卢廉若公园卢九春草堂内,希腊马其顿大学的民族乐团以工作坊的形式与澳门当地中学生零距离交流,一曲《跑马溜溜的山上》彰显出古老民族乐器的包容性。
在乐手的介绍下,布祖基琴、鲁特琴、卡龙琴等吸引了同样是学习音乐的学生们的目光,更有学生被请上舞台现场体验这些奇特的乐器。其中布祖基琴是由土耳其移民带到希腊的古老乐器,正面镶有很多的珍珠贝母,使用拨片演奏,带有尖锐的金属声,让人联想到曼陀林。鲁特琴则是演奏者一手拨弦或扫弦,另一只手按压琴颈指板上的琴弦,卡龙琴最早则是用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宫廷和宗教仪式,以独特且煽情的声音而闻名。
来自美国的“乐创计划”面对的则是更低龄的孩子,他们的演奏结合了传统乐器、西方古典以及爵士乐器的融合曲风,更具亲和力。其使用的塔尔琴是一种伊朗长颈、琴身类似葫芦型的弹拨乐器,出现在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的音乐中,是波斯和伊朗音乐中的重要乐器。除了古老的乐器,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则更为奇妙。尼泊尔“夜之声”乐团传承着尼泊尔的音乐文化遗产,除了能够模仿人声以及卷轴场景音的萨伦吉琴外,针叶木树的叶子也是乐手们的乐器之一。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