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孕前准备  孕前常识

延川红枣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积极突围重掌“市场定价”话语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长江商报消息 青如翡翠,红似玛瑙、成串成簇,小小一颗枣真正变成延川富民大产业。 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红枣成了带动延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数据显示,2017年延川红枣总产量已超7.3万吨,综合收入2.92亿, 助力1200户3500多贫困人口顺利脱贫。2018年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将延川县的红枣选定为2018年的特色农产品,追加进“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免费进行广告宣传。

  如今,延川红枣产业链发展更加完善。近年来,通过搭建防雨棚、防雨伞、施有机肥等措施,红枣面积稳定在20万亩,产量稳定在7万吨左右,产值约3亿元左右,成为延川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然,延川红枣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些主产区,由于连年出现红枣严重滞销,不仅给地方经济带来影响,也伤害了果农发展红枣产业的积极性,加之其他地区红枣的冲击,如何寻找新出路,成为延川乃至陕北红枣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突破困境,寻找发展出路,首先要“重新定位”。延川近年来加速黄河沿岸地区的低产、对低效枣林改造和高产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农村通过“三变”改革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来弥补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再通过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建设有影响力的销售集散地,向商品化、规模化要效益。

  发展红枣产业延川县摘掉贫困帽

  “又到丰收年,种了数亩红枣,到月底就准备打枣了,正宗的延安产狗头枣在中秋节前后供不应求,每公斤可卖到30元-60元。预计能打5吨-6吨枣,加上后加工的红枣类土特产,今年能有十来万的收入。”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老梁土特产门市店经营者梁玉金夫妇看到满树的红枣和纷至沓来的游客,心里甜甜的。在延川,像梁玉金夫妇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共同将延川打造成红枣之乡,红枣在这里成为大产业。

  延川享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盛名,目前,延川县沿黄三镇共有红枣挂果面积20余万亩,每年预计可产红枣7.5万吨,产值3亿多元。2017年以来,该县每年完成红枣园精细化管理10万亩,其中贫困户枣园1.5万亩,涉及1145户3693人;给红枣施有机肥12805亩,涉及贫困户912户2910人,人均可增加收入约600元。

  “全县共有枣农8523户28574人。其中红枣产业贫困户1471户3693人。2015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红枣产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建设设施大棚、发放防雨伞棚等措施,对全县红枣实现扶持全覆盖。”该县红枣办主任高永强介绍说。 今年4月29日,延安市延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结合脱贫攻坚计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后我们以‘基地建设园区化、生产经营企业化、产品销售品牌化、技术培育职业化’的发展思路为主,以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红枣为目标,按照‘拉下来、盖上去、降高度、减密度’的技术要求,做大做强做优红枣产业,让红枣成为延川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高永强介绍道。

  延川县针对枣农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销路的现状,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县红枣办摸底子、结对子的方式,合理规划红枣产业发展,让枣农走上了脱贫之路。扶贫团队帮助枣农购买旋耕机、提供有机复合肥、无偿提供防雨伞等物资,减轻了枣农的投资负担,同时向枣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从翻地施肥、刮皮涂白、防虫除草、保花保果、防雨防裂等一系列的培训,实现了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不仅让村民脱贫致富,还带动了当地企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延川县有加工枣汁、枣脯、枣酱、枣粉等红枣深加工企业5个,初加工企业25个,季节性加工点11个。鲜枣贮藏能力2000吨,销售网点100多个,年销售红枣达3万吨左右;现有红枣普通烤房3214座、两炉两窗回火式标准烤房305座、晾枣房1322座,年烘烤、晾晒能力达2万余吨。

  红枣是延川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旅游的同时,延川县还在沿线建立了5个红枣采摘园和相应的售卖点,方便游客入园采摘,体验乡村乐趣,提高土特产出售,增加村民收入,吸引游客多次光顾。

  重新掌握市场话语权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延川作为陕北的“红枣之乡”对于红枣产业发展的探索一直都在持续。

  为了守住延安红枣的品牌价值,当地政府正在全面开展红枣产销推广工作。延川县乾坤湾镇人大主席白新林表示,目前当地商务局正在推进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京东)与当地红枣产业的合作对接,让农户能把自己种植的红枣放到全国性的电商平台上销售,同时还将在伏羲村、刘家山、土岗村、张家山村、碾畔村这五个黄河沿岸的中心村设立实体店,电脑、网络、货架、档案柜、桌椅等硬件设置以及人员培训都将由该电商平台通过当地商务局统一提供。“农民们对电子商务培训的积极性相当高。”白新林说,“这不仅能为当地的大枣拓宽销售渠道,降低储存与推销成本,使农民增收,而且还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回乡创业。”

  其他县也在积极探索突围出路,佳县朱家洼镇武家峁村村民、佳县千年枣园枣业合作社社长武子生走的却是改良枣树、推进田间管理的技术路径。多年务劳枣树的武子生一次偶然间发现枣树树冠降低后,枣树产量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枣的质量、抗病虫害、抗裂变上有着明显的提升,经过几年试验,低产改造获得了明显效果并在全市推广。

  虽然有了成效,延川县并没有停下突围的脚步,下一步还将建冷库,以促进红枣产业在线上大规模发展;同时,按照“降高度、减密度、拉下来、盖上去”的思路积极推进红枣的防雨措施,大力推广红枣防裂果技术,推动产业向精细化管理和设施化发展,以保证延安红枣的产量与品质。

  “通过重新制定科学的行业等级标准,体验陕北红枣的优良品质,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陕北红枣产业正加速黄河沿岸地区的低产、低效枣林改造和高产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农村通过“三变”改革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来弥补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建设有影响力的销售集散地,向商品化、规模化要效益,使陕北红枣重现辉煌。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 江楚雅

  陕西延川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