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孕前准备  孕前常识

服用不当反而伤害身体 儿童保健品乱象亟待重拳整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儿童保健品乱象待重拳整治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孩子小学二年级就戴上近视眼镜,这让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张静颇为担忧。听从朋友的建议,她开始问询一些提高孩子视力的保健品。胶囊的、冲剂的、口服液的,甚至还有据说能提高视力的奶粉;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除了提高视力的,儿童保健品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甫一接触儿童保健品,张静不禁看花了眼。

  近年来,为了给孩子在身高、智力、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不少爱子心切的家长将各种儿童保健品送进孩子口中。然而,一些不法企业、商家也抓住了家长这种心理,以非法添加、虚假宣传、非法传销等各种手法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致使儿童保健品市场出现各种乱象。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一般情况下,正常发育、合理进食的孩子并不急需保健品,儿童食用保健品需要格外谨慎,服用不当甚至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相关专家指出,儿童保健品市场治理势在必行,行政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重拳整治儿童保健品市场。

  保健品服用不当反伤身

  今年1月,有网友爆出,幼童疑因服用儿童保健品导致心肌损害。爆料者田女士自述称,2017年,其3岁女儿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开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保健品,此后女儿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害、低血糖等病症。

  对此涉事的无限极公司随后公开致歉,但将致歉原因归结于“关怀不够”,并承诺先行承担孩子全面体检和治疗的费用,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联系相关部门对产品进行检测鉴定等。此后有报道称,涉事女童肝功能、低血糖等检查指标已恢复正常,但“头发不再像以前一样黑亮,眼睛不再像以前一样清澈”。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根据相关定义,保健(功能)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此前诸多家长认为,即使给孩子服用保健品不一定“有益”,但肯定“无害”。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却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事实上,有很多保健功能并不适宜少年儿童。

  有媒体报道,9岁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这个年龄与性别不该有的尴尬,他的胸部竟然开始发育了。经儿科医生诊断,孩子是因为吃了过量补锌的保健品导致激素紊乱,生长加速。6岁的天津孩子林林因为尿急、尿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高钙尿症导致的尿路感染,其病因是钙摄入量过多,而林林平时每天都吃家长专门从国外买来的补钙产品。

  有专家指出,食字号、健字号的食品、保健品等都有国家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剂量服用的话,发生副作用的概率一般较小。但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食用保健品更需谨慎,错误服用或过量服用均会造成身体损伤。

  记者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获悉,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不宜服用传统的“大补”之品,否则有可能出现中枢神经损伤、性早熟等问题;过量补充某种元素有副作用,如过量补钙会影响铁锌吸收、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出现高钙尿症等。

  对保健品要有合理预期

  目前,因滥用保健品导致儿童身体损伤来求医的案例并不少见,不少家长都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或者觉得应该提高免疫力、智力就给孩子服用,有的孩子长期服用某类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

  与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购买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田女士爆料称,她就是在“无限极指导老师”的推荐下,购买并给女儿服用大量保健品的,她表示经销商在其服务中涉嫌夸大宣传,推荐过量服用产品,导致女儿健康受损。

  对此,无限极公司的表述有些暧昧:“经公司调查,此次陕西涉事经销商樊某严重违反了与公司签订的《经销商协议》条款,公司将督促并责成其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去推进事件解决,随后将依规进行处理。将深刻反省,认真整改在经销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在石家庄市一些药店、母婴店看到,钙片、蛋白粉等儿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销售人员表示,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补充微量元素的产品非常畅销,口味酸酸甜甜,孩子也都喜欢。

  相关专家认为,保健品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更不能替代饮食。导致儿童服用保健品身体损伤的情况,一是销售人员的夸大宣传,二是家长的健康素养偏低,不应超出正常保健品使用范围和剂量去吃,也不能指望保健品来治病防病。

  “对保健品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预期,有病需就医。同时,对于直销企业或普通保健品企业,还要严加管束,行业自律要‘见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钟凯说。

  监管执法力度不能疲软

  针对当前儿童保健品乱象问题,有评论认为,除了对孩子家长要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之外,还要多管齐下对违法违规者进行严厉打击。

  河北省公安厅近年来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保健食品违法犯罪的侵害对象主要是中老年群体、儿童群体和特定病患群体。在相关部门严打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后,儿童保健品市场非法行为开始抬头。

  石家庄市某连锁药店一位门市经理告诉记者,如果看到携带儿童的家长,促销员都会以医生或育儿专家的姿态出现,向他们介绍各种针对儿童食用的保健品,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力等都是常用的说辞。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法学教研室讲师陈雪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引领食品行业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法规体系,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针对保健食品颁布过多项规章,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难产”,保健食品的审批、监管、生产等,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

  在陈雪看来,防止儿童保健品虚假宣传、非法营销、过度消费,和防止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受骗一样,首先还是要大力普及保健品知识,使广大家长知晓儿童保健品不是“人人都能吃”。同时,职能部门要强化网格化日常监管,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监管执法力度绝不能疲软,加大对非法经营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

  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开展特殊食品监管专项行动,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

  事实上,对儿童保健品的管理不能单靠政府部门,以社会治理的理念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引导家庭、学校、社区、政府部门等有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治理合力,才能保障保健品市场规范有序运转。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儿童保健品检验、动态监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儿童保健品市场监督。只要监管到位,处罚跟进,再辅以相关儿童保健品知识的普及,就一定能有效消除儿童保健品市场乱象。”陈雪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