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绣出新生活
5月22日,清镇市流长乡腰岩村村民刘恩利早上8时走出家门,加入村里孩子们上学的队伍。不同的是,孩子们去学校,她要去学校门口的刺绣合作社。
“每天就像上班一样。”从家里走到合作社不过三分钟的路程,刘恩利是第一个到的绣娘。
加入合作社变身“绣娘”
流长乡是贵阳市最大的少数民族乡之一,人口以苗族居多。这里的女孩大多从六七岁开始学习蜡染,10岁左右学习平绣,这些活计,是她们每天要做的功课。
“过去村里大多以务农为生,妇女平时都在干农活,闲下来就自己做衣服穿,从没想过要拿出去卖。”走进合作社的蜡染坊,刘恩利麻利地将几天前蜡染的布料捞起,准备清洗。
近年来,流长乡决心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文化产业,让民族文化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2013年,在贵阳市妇联、清镇市有关部门及流长苗族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腰岩村成立了腰岩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首个“绣娘坊”,刘恩利就是首批加入合作社的绣娘之一。
合作社采取订单式生产,主要负责民族生态蜡染文化艺术品、手工刺绣文化艺术品、针织品、民族特色服饰生产加工销售。“刚成立时,合作社只有12人,现在已经发展到20余人了,订单量大的时候有80多位绣娘在工作。”腰岩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会光说,合作社没有要求绣娘全职加入,村里的妇女可一边务农,一边参与刺绣工作,按量结算工资。
腰岩村还建立“苗族文化生活馆”,收集整理苗族歌谱、传统舞蹈、口弦、芦笙乐器、蜡染、刺绣工艺品、人文风俗等非物质文化产品,组织开展文化体验、文化教育、文化交流、文化培训、文化展示等文化项目服务活动,将文化、教育相融合。
远近闻名的刺绣能手
在加入合作社之前,刘恩利家的收入来源也在土地里,每年收获玉米上万斤,但一年到头真正留在手里的钱所剩无几。
“自从我加入合作社,家里就没有种地了。我在合作社平均一个月有3000多的工资,丈夫出去打零工挣钱,孩子们都长大了负担不大,不像以前种地那么辛苦。”刘恩利说,现在合作社的绣娘大多不愿意再务农,而是专心做刺绣工作。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流长乡已举办培训班10余期,定期邀请刺绣专家老师授课,培训腰岩村、油菜村绣娘400余人次,培育出一批能工巧匠。2018年,腰岩村绣娘王会英获得贵阳市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一等奖,刘恩利也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刘恩利还获评“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由于绣工出色,刘恩利和其他几位绣娘每周三到腰岩小学给孩子们上刺绣课,把这项手工艺传承给下一代。
“刘老师这个怎么绣?”“刘老师,我怎么漏针了呀?”“刘老师这个花纹好好看哦!”……每周三下午,刘恩利一走进教室,就会被孩子们团团围住。
“村里刺绣的多是中年妇女,年轻人都不喜欢刺绣。好在现在培训活动举办得多,学校的孩子们也很感兴趣,村里的妇女对刺绣的热情都很高。”刘恩利说。
刘恩利经验丰富,又是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在的她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刺绣能手了。
今年3月,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流长乡谋划实施“锦绣计划”刺绣培训志愿项目,在油菜村开办培训班,动员油菜、马陇、腰岩、水淹等村44名学员参加,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20名,共培训15天。刘恩利就在培训班上为学员们进行传统平绣技能培训。培训还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挑纱绣技能培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提高了当地绣娘的刺绣水平。
打造苗乡刺绣品牌
“过去村里很多妇女为了养家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现在他们在家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外出打工的妇女已经很少了。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腰岩村、油菜村以及周边的村寨,在家的妇女均可参与刺绣工作。只要来合作社工作,人均年收入能达到1万余元。”王会光说。
油菜村的村民龙燕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加入合作社,她便时常和村里的绣娘们一起,一边穿针引线,一边交流学习。“我只要一忙完家务就过来跟姐妹们聚一起,大家互相学习,既掌握了可以赚钱贴补家用的一技之长,还丰富了原来单调的生活,这样的就业方式我们都很喜欢。”家庭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这让龙燕对今后幸福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下一步,流长乡规划在腰岩、油菜等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一带建立文化产业园,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的企业与本地刺绣合作社联营,大力培育扶持一批绣娘进行苗绣的生产、技艺传承和产业经营,采取“政府+企业+高校”“政府+合作社+绣娘”“传统元素+现代设计+品牌营销”等运营模式,发展集“培训、生产、展示、销售、旅游、研发”于一体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巧手经济”,打造苗乡刺绣品牌,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实现同步小康。(何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