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前准备  遗传优生

深入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治理关系到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党的领导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文化发展深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决定着其整体发展格局和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振兴民族复兴为已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历史证明,党的领导始终是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和国家文化整体安全的先决条件。文化发展和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党的理论创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保障文化建设及其治理现代化始终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下发展,切实成为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筑魂的百年大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指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文化领域制度现代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它也涵盖了现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体系。因此,它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奠定深厚良好的文化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必然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谋求民族和国家解放的革命斗争年代长期酝酿形成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创造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形态。党注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又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强调用革命文化熏陶思想、滋养心灵,使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才能让新时代共产党人始终葆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文化自信,这也决定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同寻常的根基与发展潜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传承与升华、再造与创新,始终都是文化领域发展建设和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必然目标。

  制度建设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文化领域的制度建设在具体实践上涉及到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旅游发展、互联网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传承弘扬等等诸多方面,需要通过相关立法和实践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需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需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需要推进文化机构行政改革,推进文化单位的治理结构改革,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磨合与创新,形成国家、文化企事业单位、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治理模式。同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要部分,文化领域制度建设需要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适应相协调,进而有效支撑和推进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发展。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深远蓝图。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是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中国文化的精粹内核是仁者爱人、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怀抱着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责任与担当,怀抱着中国传统文明的仁厚旷达。在全球化进程和逆全球化思潮并存、诸多全球问题迭起的百年未有之世界变局之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自2013年他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始终不懈地站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向世界传达和伸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构建世界各国机会均等、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蕴含着“包容性发展”和“共享”理念的实质,更多更广泛地切入全球和平、全球气候治理、全球经济治理、全球文化交流合作、世界互联网建设,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治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归宿。(周笑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