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村遗宝:大唐第一金碗鸳鸯莲瓣纹金碗
原标题:鸳鸯莲瓣纹金碗:谁能载酒开金盏?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鸳鸯莲瓣纹金碗,被誉为“大唐第一金碗”。这对璀璨夺目的金碗,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中西方文化技艺的交流融合跃然其上。今天,就让我们透过鸳鸯莲瓣纹金碗 , 去感受盛世大唐的传奇。
姓名:鸳鸯莲瓣纹金碗
职称:国宝级
户籍登记时间:1996年
出生时间:唐代
出土地: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现住址:陕西历史博物馆
1 一对盛放的大唐金莲
20世纪70年代,随着何家村窖藏被发现,鸳鸯莲瓣纹金碗得以重见天日。
顾名思义,鸳鸯莲瓣纹金碗有两只。这两只碗的大小、造型、纹饰基本相同,高约5.6厘米,口径约13.5厘米,纹饰凹凸有致,犹如两朵盛开的金莲花。
这两只碗的碗身錾刻着精美的纹样,外壁碗腹上刻有上下两层莲花瓣纹饰,每层十瓣。每层花瓣中都有不同的装饰图案。上一层每片莲花瓣中分别以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动物作为纹饰,周围则以形态各异的花草为底。这些动物或抬腿狂奔,或回头相顾,或展翅飞翔,栩栩如生。下一层每片莲花瓣中都刻有统一的忍冬纹,空白处装饰着密密麻麻的鱼子纹。
“如此复杂精细的纹饰,完全靠手工在碗壁一点一点捶打出来。”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贺达炘介绍。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到底谁才能使用如此华丽精美的金碗呢?据《唐律疏议》记载:“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因此,使用金银器也成为人们等级身份的象征,由此可推断金碗最主要的使用者应该是皇室贵族。同时,金银器也经常作为皇帝奖励有功大臣时的赏赐。
那么,这两只金碗的用途是什么呢?据中国古代文献《唐摭言》记载,唐文宗在赏赐大臣美酒时“命赐酒二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各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们是作为酒具使用的。“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等唐诗充分反映了金银器皿在唐代流行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只碗的内壁还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这表明了碗的重量。墨书的存在说明这些贵重的金银器在封存之后再也没有被动扰过,直至重见天日。金银器称重入藏是为了防止以小换大、以轻换重,反映了唐代严格的金银器管理制度。”贺达炘介绍。
2 中西融合的结晶
中西文化、技艺的融合在这对金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空前繁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黄金时代。丝绸之路的畅通,外来文化对唐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追捧西域的金银器成为唐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唐代是中国古代金银工艺最发达的时期。这背后则是大唐经济的空前繁荣和社会的富足丰裕。
唐代贵族对金银器的崇尚,促进了它的制作工艺。从唐代明确规定一品以上的高官贵族才可以使用纯金的食器来看,当时对金银器皿的崇尚已经渗透到社会等级观念之中,更增添了金银器的诱惑力。贺达炘介绍,对金银器的崇尚,扩大了社会需求量,也促使金银器制造越来越精美。
作坊的兴盛为唐代金银器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力量。在官府作坊中,来自各地的有熟练技术的金银工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之原材料充足,生产条件优越,产品不计成本,故能全心全意地进行创作。
与此同时,唐代还制定了教授、培养后备人才的制度。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中央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的各种工匠,需经过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这说明“细镂之工”即金银细工是各种工匠中培训时间最长的工匠,金银器工艺则是当时难度最大的手工业技术。
外来文化则对金银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外来物品给唐人带来了新奇和丰富的想象,启发、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唐代金银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贺达炘说。
随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规模展开,西亚、中亚等地的商人、工匠纷纷来到大唐,他们在带来大量国外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金银器制造在内的不少工艺技术。在外来工艺中,对中国金银器影响最大的是捶揲工艺。捶揲工艺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西亚、中东地区,并大量用于金银器的成型制作。由于金银均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捶揲成型更能体现金银制品的特质和美感,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绝大部分都是捶揲成型,足见其影响之大。鸳鸯莲瓣纹金碗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由于中西方在政治、宗教、艺术以及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唐代工匠在借鉴西方工艺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使器物的造型、纹样变得更适合中国人的使用和审美习惯。
“金碗腹部捶揲出的双层莲瓣属于凸瓣装饰,展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最大魅力,是中西方文化、技艺融合的结晶。”贺达炘说。
3 何家村遗宝之谜
1970年10月5日,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一座两层高的楼房正在施工。当地基挖到深约0.8米的时候,施工人员发现一个陶瓮。打开陶瓮,大家都惊呆了,里面装着满满的金杯银碗。在陶瓮的不远处,还有一个银罐,里面也全是金银器。随后的挖掘,大家又发现了第二个陶瓮,和第一个大小相同,同样装满了金银器物。
一夜之间,何家村吸引了考古界的目光。这两瓮一罐内共有文物1000余件,有玛瑙器、水晶器、玻璃器、玉器、金箔、钱币、银铤、银饼、银板,还有玉带銙、玉镯等玉器。另有朱砂、石英、琥珀、钟乳石等中药材。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金银器。
这批珍宝出土之后,它的主人是谁至今仍是谜题。考古专家在窖藏珍宝源自宫廷这一点达成共识,但对于埋宝人的身份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这批宝藏的主人可能是唐邠王李守礼。李守礼是唐高宗李治之孙,著名的章怀太子李贤次子。专家们认为,遗宝出土地点是邠王府附近,李守礼地位可以和拥有这批文物相匹配。专家推测,可能由于安史之乱,李守礼将这些宝藏匆忙埋入地下。
但是,有学者认为,李守礼早在安史之乱十几年前就去世,把遗宝和他联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史书记载李守礼是一个挥霍无度、放荡不羁的人。这样的人,手里若掌握着这么一批珍宝,很可能早已挥霍。此外,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这批宝藏中还发现了安史之乱之后的器皿。因此,宝藏的主人是李守礼的可能性不大。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唐代租庸使刘震。租庸使的职责之一就是保管朝廷的财物。所以,何家村遗宝可能是收缴上来的庸调及保管的宫廷珍宝。史书记载,租庸使刘震当时就居住在窖藏出土的兴化坊中。
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泾原兵变时,刘震让人押着金银罗锦二十驮出城外逃,自己则与家人随后赶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猜测,在突遭战乱时,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如何。有权力处置官府财物的刘震先派外甥王仙客押载金银财宝二十驮出逃,而自己则和家人随身携带经精心挑选的宫廷珍宝去会合。
这样的猜测在唐传奇《无双传》中得到了印证。《无双传》以唐德宗建中年间的泾原兵变为依托,讲述了王仙客、刘无双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无双传》记载,当时带着珍宝的刘震想要出城逃逸,结果城门守卫遵照命令不给朝廷要员开门,刘震只好往自己家的方位跑去。由于刘震当时做了叛军的命官,在唐军收复京城之后,刘震夫妇被问斩。
“可以这样推测,在无法出城的情况下,刘震只好返回家中把这些珍宝埋藏在地下。因此,直到出土前,这批珍宝的下落都无人知晓。”贺达炘说,“但因为历史久远,对这批窖藏宝物是谁埋的、在什么情况埋下的等问题只能靠推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记者手记
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光彩
采访过后,我又进入展馆,在这只金碗跟前,久久不愿离去。回味着它的前世今生,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烟尘中的盛唐长安——
皇室手工作坊几件贵重的金银器也要随着秋收季节的到来制作完毕。暑热渐退,天气转凉。在烛光的映照下,老工匠的额头和鼻尖渗出一层薄薄的汗珠。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工具敲打着一只金碗,一点点、一下下,一片莲瓣跃然碗上。老工匠摸了摸这片莲瓣,又对着灯光仔细观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般娴熟的技艺,整个大唐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他十几岁开始学习金银器制作,一辈子只干了这一件事。几十年来,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这敲敲打打中。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忘记困倦饥饿,只为了一道纹饰的灵动鲜活。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手艺的突飞猛进是在那位长着大胡子的西方工匠来到作坊之后。他们敬佩对方的手艺,语言不通却丝毫没有影响交流。他们整日切磋:他教他西方的捶揲技术,他教他东方纹饰;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制作出更精美的金银器皿……
他的捶揲技艺在大唐无人能及,他手下的花鸟鱼虫活灵活现。这样的碗已经做好了一只。这只做好,老工匠也要回老家颐养天年了……
盛世煮酒,把盏言欢。不知哪些权贵,捧着金碗,醉倒在歌舞升平中?不知他们可曾想到打造出金碗的老工匠?最终,在历史的兜兜转转中,这两只碗尘封地下,直到何家村窖藏的发现,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惊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千多年后,还有谁和我一样,驻足在展台前浮想联翩。
一千多年前,这对金碗不仅凝聚了一名大唐工匠的心血,更见证了大唐的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它是唐代金银器中华美的国宝。一千多年后,这对金碗不管走到哪里,都为世人瞩目,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感受着盛唐文明和璀璨的中华文化。他们是文明的载体,文化的使者,诠释着人类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鸳鸯莲瓣纹金碗的传奇还将继续。(记者 张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