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走出扶贫新路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这是自2018年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后,两大部门对非遗助力扶贫工作的新部署。
这一重要举措的出台,对深化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作出了新的探索。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通知,确定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19年,各重点支持地区陆续设立156家非遗工坊,取得良好成效,形成一批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做法。这是文化和旅游系统有力发挥“扶志”“扶智”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的文化力量、旅游力量。
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在前期探索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非遗+扶贫”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在政府支持、各方合作之下,“非遗+扶贫”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土壤,使一些非遗在濒临困境之时绝地逢生,重新焕发生机。
甘肃定西农村妇女手工缝出的刺绣,成了游客争相抢购的“网红”文创产品;陕北汉子每天打起腰鼓,用演出费撑起了整个家庭……这些生动的例子都表明,“非遗扶贫”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贫困地区发展致富走出的新路,非遗可以带动村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文化可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非遗+扶贫”也不是解决输血功能的一时之举,它还可以增加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贵州雷山麻料村,原先由于银匠外出打工,村里一度贫困,后来通过非遗助力扶贫的方式,吸引银匠回村,带动贫困人口平均月收入达3000元。在村民们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银匠们也逐渐意识到祖传手艺的珍贵价值,从而带动更多的人从事传承事业。
但这一举措也需多方合力,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比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中,“公司+合作社”“公司+农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通过公司整合资源,将分散的手艺人聚集起来,致力于非遗的挖掘、传承与开发,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也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是,这种模式中非遗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渠道如何拓宽是很多非遗项目助力脱贫中遇到阻力的地方之一。这就需要高校设计人才的走进来以及传承人走出去进行培训,以及借助互联网思维,拓宽产品销路,为非遗产品的顺利销售提供平台。 (土木)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