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收藏!崔玉涛育儿知识总结——宝宝常见病篇!
1、牛奶过敏的最好治疗办法是牛奶及含牛奶制品,同时采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进行营养支持。由于特殊配方粉的味道与普通配方差异较大,转换特殊配方时应循序渐进。每次将一定特殊配配方加到普通配方内,逐渐增加特殊配方的比分,两周内换成全部特殊配方即可
2、如何在家进行过敏的回避+激发试验?当怀疑过敏时,及时去除怀疑的食物或远离怀疑的。若症状明显见好,再有意识地接触被怀疑的食物或;若过敏症状再次出现,即可确定过敏。若家长不能准确判断,医生可帮助。其实,很多家长带孩子看过敏前,已经不止一次在家做了回避+激发试验
3、如何看待过敏原检测结果?检测是针对IgE介导(急性)过敏;过敏还有非IgE介导的慢性过敏。过敏原检测阳性说明有过敏,但阴性不能说明没过敏。所以要通过生活中孩子对食物或的切实反应确定过敏原。千万不要依据过敏原检测结果作为孩子食谱的选择依据。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金标准。
4、(1)2岁幼儿前来就诊是因湿疹一年多。已明确是牛奶蛋白过敏,可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已半年多,一点效果都没有。家长认为当地医院诊断不准确,希望重新检查。在与家长交谈时,孩子不耐烦了,于是家长拿出蛋糕给他吃。蛋糕里含有牛奶吗?!当问到家长时,才恍然大悟。
(2)治疗过敏分为两步:1、去除过敏原。如果为牛奶蛋白过敏,就要去除牛奶和一切含牛奶食物。为了婴幼儿的营养,使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但是,一定注意停止所有含有牛奶的食物和补充剂。2、促进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服用含有LGG和/或BB12的活性益生菌。连续服用至少3-6个月
5、咽喉部是婴幼儿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部位。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由于咽喉部发炎,引起吞咽不适,进而减少或障碍。对反复咽喉部感染者,应考虑与上呼吸道过敏有关,极少数为免疫功能低下。因过敏导致上呼吸道粘膜充血;加上的呼吸道,病毒细菌出入而引起继发感染。
6、湿疹吗?很多人认为湿疹不。很多婴儿都会有湿疹,随着长大,一岁后就会自行好转。这种说法非常不正确。就湿疹本身来说,一岁后确实会好转,很多还会自行消失。但是,过敏三部曲--皮肤+胃肠表现;上呼吸道到下呼吸道表现,我们,湿疹的好转并不意味过敏消失,也许在进展。
7、家长都知道湿疹对激素,但害怕副作用,不敢给孩子使用。其实,激素只治标不治本。真正治疗湿疹,应从原因找起。年龄越小,湿疹与过敏的关系越大,且与食物的关系越大。对婴儿来说,牛奶和鸡蛋是主要过敏原。水解配方作为母乳不足的替代,满8个月后添加蛋黄,可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
8、对婴幼儿来说,湿疹与过敏的相关性极强。但是,也不要认为婴幼儿皮肤上出的皮疹都是湿疹,千万不要泛化湿疹(干性、脱屑、渗出)的诊断。婴幼儿皮肤上特别容易出疹。除了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皮疹外,常可见到热疹(痱子、汗疱疹等)、粟粒疹、婴儿痤疮等。如果家长不能分清,可请教医生。
9、(1)越来越高的过敏者与生活习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过早添加配方粉;频繁使用抗生素、过度依赖消毒剂等都是诱发过敏因素。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天然无害物质的过度反应。没有灵丹妙药可很快根治过敏,只有尽可能过敏原,同时服用活性益生菌纠正免疫系统。至少3-6个月才会初见成效。
(2)婴幼儿过敏从食物起步,主要是牛奶和鸡蛋。生后过早添加牛奶,过度依赖蛋黄,与之越来越严重的“无菌”,致过敏越来越多。治疗过敏非常重要,预防过敏才是重中之重。婴儿生后尽快吸吮乳房,促进肠道菌群建立;生活中去除消毒剂;纯母乳喂养;尽可能少用抗生素;按时预防接种。
10、过敏分三部曲:皮肤和胃肠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表现。上呼吸道表现类似"感冒"。反复流涕、咳嗽、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过敏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当然就会继发感染。对正规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病症,可考虑与过敏有关。去除过敏原,才可根本纠正这些表现
11、经常"感冒"并不一定意味孩子的免疫功能低下。很可能与过敏有关。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定原因。千万不要轻易使用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胸腺肽等)。过敏是免疫异常增强的表现,免疫增强剂会使过敏会更加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会反复出现严重的细菌感染,比如肺炎等。不要免疫增强剂!
1、问1:宝宝一个月七天,每次睡觉快要醒的时候都会憋红了脸,很用力,好像要放屁还是大便,还哭出声 来,开起来很痛苦,用力后会放屁,但是喝奶后好转。这是为什么?
问2:昨天全母乳,今天还是一样症状,很用力很用力,我听了都心碎了。不会是便秘吧…每隔一个小时 就醒了,然后就憋着力。怎么办啊?是肠绞痛吗?但是每次睡觉都会啊。急死我了…
答:这是典型的肠绞痛表现。给孩子服用西甲硅油,每次10滴,一天三次,喂奶前服用,两周
2、出生到一岁内,有些婴儿的鼻泪管不通,造成眼泪滞留于相同侧的眼内。眼泪为溶质,当水分蒸发后就会形成黏着的分泌物。常见于一侧眼睛。遇到小婴儿眼内,特别是一侧眼内分泌物多,不要首先考虑感染。可以用温毛巾或纱布清理眼内分泌物,并按摩同侧眼内眦下鼻梁处,促进鼻泪管畅。
3、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结和排便费劲。很多婴幼儿排便间隔长,但性状不干结,排便也不费劲
,不属于便秘。家长不要为此采取使用开塞露等干预措施。特别是母乳喂养婴儿,胃肠对母乳的吸收很好,生长正常,肠道内食物残渣少,就会出现排便间隔时间长的现象,属完全正常表现,不需干预。
4、夏季使用空调可以保持室内温度不会过高,可以维持于26度左右。这样可以避免孩子起痱子,以及良好的睡眠。使用空调前,一定清洗空调的滤网,以免积存的灰尘、霉菌等播散于室内的中。再有,一定不要将空调的出风口直吹孩子。孩子外面玩耍出汗后,带汗落了再进入空调房间。
5、遇到孩子发热,若体温超过38.5度,一定先给孩子服退热药。有些家长希望医生看到孩子高热,以便医生了解孩子情况,再服退热药,这是相当错误的。避免高热惊厥非常重要。只要家长能够告诉医生孩子发热的时间;体温;服药时间、剂量和药名;退热效果等,医生就会很客观地评价发热。
6、在门诊常遇仅发热数小时来就诊的孩子。数小时内,除了高热,没有其它不适。此时,医生检查很难发现有价值体征,往往仅是咽部稍红等。血液检查基本正常,因发热24小时内血液中白细胞还不能反映感染状况。家长在孩子发热初期,家中降温、仔细观察,不要急于就诊,以免交叉感染。
7、“刚满月的孩子喂奶后,怕吐奶,我总是给他拍后背,可老人说,拍后背,震心脏,让拍前面。”心脏位于胸廓左中部,从来说,拍前胸和后背对心脏振动相同。但后背有脊柱,对心脏性应该更好些,而且扣拍后背也易操作。喂奶后让婴儿趴在半仰卧大人的身上,几分钟后也会打嗝。
8、只要室温合适,保持于24-26度,并且没有直吹风,就可以给孩子洗澡。洗澡可以促进人体循环,利于体内排热,利于体内代谢,利于呼吸道内水分增加,有助于上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所以,发热、咳嗽等病症时,都可接受洗澡。
9、很多家长担心吹空调后会导致孩子着凉,出现发热或咳嗽等症状。其实,只要空调排风口不直接吹孩子,就不会引起“着凉”。当孩子出汗后,快速进入温度较低的房间或遇风吹时,特容易引起“着凉”,继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夏季,室内仍需使用空调,将室温保持于24-26度。
10、引起发烧的原因中,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细菌是主因。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主要药物,除非引起发热的原因为细菌感染。咳嗽也是如此,只有细菌引起的咳嗽,才需用抗生素。不要将抗生素认成治疗发热、咳嗽的良药。常见的发热和咳嗽,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所致。
11、扁桃体肿大原始因素常与过敏有关。肿大的扁桃体上存在很多细小“沟壑”,易存留经上呼吸道的空气内病菌--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起扁桃体感染,又导致扁桃体进一步肿大。肿大扁桃体可部分阻塞上呼吸道,特别易造成打鼾、睡眠呼吸障碍等。及时去除引起扁桃体肿大的原因非常重要。
12、预防婴幼儿与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儿童或的密切接触;去除过敏因素等可以预防上呼吸道的原发和继发感染。当孩子出现任何不适时,比如减少;睡眠规律变化;发热等都可能是上呼吸道发炎的早期表现。
13、(1)四个半月婴儿因两周来反复发现大便带血丝而就诊。、生长、睡眠均正常。检查未见异常,除部(如图所示)红肿且有小裂口--肛裂。纯母乳喂养,大便次数多且较稀,常排气时带出少许大便。较多排便时,家长会用水冲洗婴儿臀部;但少量排便时,用纸或湿纸巾擦臀部。
(2)婴儿皮肤粘膜都非常薄嫩,常用纸巾擦拭,有可能造成周围粘膜/皮肤损伤。大便中有很多细菌,就会种植于损伤的周围皮肤/粘膜上,形成感染。如果周围粘膜/皮肤出现小损伤,再用湿纸巾擦拭,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又会刺激损伤部位加重,形成小裂口--肛裂
14、预防肛裂的方法是尽可能不用干且粗燥的纸巾直接擦拭婴儿部位;便后用水冲洗臀部,并用软布蘸干或风干;经常检查孩儿部位,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和治疗便秘等。出现肛裂,及时就诊,并用黄连素温热液体泡/敷部,加上局部涂抗生素药膏
15、问:夏季多大的宝贝可以用防晒霜,用哪种好一些呢?有牌子可以推荐吗?是不是也和大人一样,如果外出时间较长,两个小时需要补一次?还有涂防晒霜会不会影响太阳中VD的吸收?
答1: 6个月以后即可使用防晒霜。一般很多药妆产品都推出适合婴儿使用的,可以选择。2小时补充一次。但是加强物理防晒最重要。
答2:加强物理防晒(长袖衣服;大檐帽;遮阳蓬或伞),必要时再使用适合婴儿的防晒霜
16、父母带两岁男童就诊是因咨询如何清理包皮垢。包皮与间常存有乳白色的物质-包皮垢。用清水冲洗、擦洗,效果不好,还会遭孩子。其实处理方法很简单。包皮垢属油脂类分泌物,溶于油。在包皮和处涂上橄榄油1-2分钟,再用浸满油的棉签轻轻擦拭,就会非常容易地去除所有包皮垢。
17、(1)天气已热,孩子房间是否可用空调?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比快,更怕热,孩子的房间应根据气温进行适当调节,所以说可以用空调。但需注意:1、空调排风口不要直吹孩子;2、基本保持恒温,维持室温在24-26度;3、出汗后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间;4、在空调房间内最好穿着长袖薄衣服。
(2)空调房间内一定给孩子穿袜子吗?在空调或非空调房间,是否给孩子穿袜子,应是习惯问题。其实孩子不怕凉,就怕大幅度变化。不要一会穿上袜子;一会又脱掉。一会温度高;一会又降低。大幅度变化最容易使孩子生病。保持相对稳定的,稳定的养育习惯,易预防孩子生病。
18、一位满月婴儿来体检,发现布满热疹。嘱家长不要给孩子穿盖过多。可家长说穿盖这么多,孩子手脚还偏凉呢?!由于婴幼儿心脏力量较弱,每次心脏搏动泵出的血液到达手脚偏少,所以手脚会凉于身体。只要颈部和躯干温热,就说明穿盖正合适。若手脚被捂热,一定是穿盖过多了。
19、引起婴幼儿偏头的原因中"斜颈"是常见原因之一。对于偏头,不要仅依赖定型枕。应在家自查或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颈部。在安静放松平躺状态时,孩子头部的中线轴与身体中线轴间有明显角度,就应怀疑斜颈。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按摩治疗,否则有可能影响孩子今后面部发育。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1、注射预防针后出现发烧是很常见的现象,不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果体温超过38.5度,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千万不要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后的发热一般不超过48小时。
2、注射五联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嗜血流感杆菌)可替代常规推荐的百白破、脊灰疫苗。孩子满两个月即可接种,一岁内3次,间隔4至12周。生后15-18个月接种第四次。注射后有可能出现发热、注射局部可能短时出现硬结。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服退热药。
3、五联针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嗜血流感杆菌。注射五联疫苗的特点:1、减少预防针接种次数;2、五联针作为一种制剂,所含防腐剂、添加剂明显少于各自制剂中相应含量之和,因此安全性会提高;3、价格较贵。
1、对于4-6个月婴儿,突然哭闹,与饥饿无关,就应考虑为婴儿肠绞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发育问题。起始于生后2-3周,自行终止于4-6个月。此间,因突然出现绞痛,会引起突发哭闹,也可影响睡眠。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保持适当时间的俯卧位;使用益生菌制剂;二甲基硅油都可有一定效果
2、长牙的早晚与遗传关系密切。只要在生后4个月~18个月之内长第一颗牙都属于正常现象。长牙早晚与缺钙没有明显关系。只要生长发育正常,家长不必纠结于出牙时间的早晚。换句线、几个月内婴儿,若嗓子总有呼噜声,但无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应考虑是喉软骨软化。由于婴幼儿软骨内钙质沉着不足,呼吸时喉软骨会出现摆动,发出呼噜声。严重者,会出现呛奶。只要正常喂养,6-12个月内会自然好转,症状逐渐消失。任何药物不能加速好转过程。
4、孩子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与3方面原因有关:1、入量不够;2、消化吸收不良;3、异常丢失。入量不足较易发现;消化不良意味着大便中含有较多的原始食物颗粒成分;吸收不良意味每天排便次数多,且每次大便量多,但大便性状尚可;异常丢失,包括腹泻、过敏或先天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5、对于身高、体重的增长是否合适,还应使用“身高别体重”的曲线。将身高、体重到这曲线去比较,如果相交点落于50%百分位,说明身高、体重的增长非常合适,也就是体型非常均称。超过50%,说明体重偏重;低于50%说明体重偏轻。可采用体块指数(BMI)做为体型的指标。
6、孩子的生长是否合适不是对某时的身高、体重等测量值进行直接评估,而应该使用生长发育曲线,结合以前的测量值,观察孩子生长的速度。
7、枕秃多发生于几个月至2岁孩子,特别多见于2-12个月婴儿。这是由于2个月以后的婴儿头部运动开始增多。躺在床上左右转头,造成枕部与床面或枕头间摩擦增多,致使局部头发生长缓慢。特别是第一次给婴儿剃头后越发明显。随着孩子长大,逐渐会坐、站、走后,枕部的头发又会慢慢长出。
8、从平均出牙时间来说,婴儿满六个月开始出牙,平均一个月出一颗牙。但没有几个孩子会按照这样的规律出牙。除极个别的婴儿出生时已出牙,第一颗牙萌出时间可从生后4个月至生后15~18个月。出牙的速度也不是均匀的。2-3岁内会全部出齐20颗。出牙过程与遗传有关,与缺钙关系不大。
9、“一举头,二举胸”意味着满月时,孩子俯卧时可以有抬头的动作;满两个月时,不仅可以抬头,而且抬头时可以离开床面。如果孩子满三个月,俯卧位时还不能抬头,要么就是家长从未让孩子尝试过,要么就是孩子神经发育有些问题,与喝配方奶和是否补过钙、维生素A+D等药物无关。
10、(1)何为O型或X型腿?O型或X型腿指的是髋、膝和踝关节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A显示的是O型腿--当髋和踝关节在一线时,膝关节间距离超过至少3厘米;B显示的是X型腿--当髋和膝关节在一线时,踝关节间距离超过至少3 厘米。当孩子睡眠或完全放松时,家长可在家自测。
(2)由于出生前,婴儿双腿处于盘曲状态,从而导致出生后1-2年内小腿本身有些向外弯曲,但髋、膝和踝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属正常现象,不是O型腿。当孩子睡眠时家长可将孩子的双腿轻轻并拢,即可观察到孩子的髋、膝和踝关节的是否在一条直线。如果怀疑有O型或X型腿,应带孩子看小儿骨科。
11、很多婴儿都有揪耳朵、抠耳朵、拍头等习惯,家长多认为是耳道进水、中耳炎、耳垢等原因所致。实际上多是生的。因婴儿两侧内耳发育不均衡,容易感到耳部内异物感,如同飞机刚降时我们的感觉。这种情况于生后半6至12个月内消失。如果真是中耳炎,会有哭闹、发热等现象。
12、问:孩子1个半月了,睡觉头老喜欢往一边偏,很难调整头歪至另外一边睡觉,后脑勺已经明显看出来不平了,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善?
答:对婴儿睡觉总偏向一侧的情况,应考虑是否与斜颈有关。人的颈部两侧分别有胸锁乳突肌,对颈部运动具有重要作用。若一侧胸锁乳突肌在生产前或分娩中受到牵拉,可一侧肌肉受损,致使颈部歪向一侧。除了头部姿势异常外,还会出现偏头现象。尽早诊断并采用物理按摩会有明显效果。
推荐阅读:宝宝湿疹、痱子、尿布疹...妈妈担心的这些皮肤问题,处理方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