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背后有何道理?
传统中国历史文化中,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基石,它不仅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载体,那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当汉字转换为语言之时,当从口中传来,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婉转悠长,抑扬顿挫之间,更是令人感悟颇深。
而生活当中更有一种独特的语言,它就是俗语。它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描述着社会现象,并且深谙大事大非的道理。时至今日,这些俗语依旧适用于当代生活,并且具有指导意义。就比如这句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这句话描述的不仅是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更暗含古人的忠告!那么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一人不进庙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也很直白,意思是告诉我们不能独自一人进入庙宇之内。那么古人为何要这样忠告呢?为啥一个人不能独自进寺庙?首先我们要知道庙宇的具体作用以及建筑的地理位置,而庙的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来供奉家中历代先祖,这种庙一般被称为“宗庙”,而有些庙、观供奉着道佛两教神灵,如土地庙、观音庙、老子庙等,这些庙宇的作用多用来祈福纳祥、消灾解难、祈求平安之地。
而无论是道教的道观,还是佛教的寺庙,在众人眼中有着非凡的地位,它们与神灵挂钩,所居所建之地,多在山顶或山腰的偏僻之处。相信大家都知道,唐代是佛教最为辉煌的时期,佛教比道教更加深入人心。到宋、清时期逐渐衰败,以至于最终成为了众多歹徒的“避难”之处。
所以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如若一人独自进入寺庙,也不算是明智之举,如若有人一同前往,即可大大的增加安全感。其次,一般佛教寺庙内佛像,除了供奉着慈眉善目的观音佛祖之外,还有着一些“怒目金刚”,如果再伴随着庙内昏暗的烛光,说不得还会把人吓一跳。
如果再有一人相伴,也大可减去心中的恐慌之感。再者就是寺庙有些会接受民间的“香火”钱,如果有陌生人独自前往庙宇,恰独香火钱丢失,自然难辞其咎,如若有另一人相伴,当可证清白,所以古人才会忠告别人且莫独自一人前往庙宇。
二人不看井
这句话的意思也比较直白,是说两个人不能一起看井。为何说不能两个人一起看井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范。俗话说的好叫做“人心难测”,有些自以为很好的朋友,表面人模人样,也许会因为生活的琐事,怀恨在心。如果这时候被这种人抓住机会,说不得就会把另一人推进井里。
要知道,在古时候,科技并不发达,整个社会一直处于农业社会。钻井技术没有更好的办法,仅仅靠人工一点点的挖。所以在古代背景下,很多村庄只有一口老水井供人饮用,一般这些水井多建造于偏僻的田间地头。
为了防止人们太过靠近井口发生危险,人们往往会在井口周围稍微做些阻拦之物,比如木头,而放置于野外的木头经过风吹日晒,变得糙烂不堪,排除一方加害的动机,最有可能得是自己失足掉进水井内,所以这个时候一同的人,是难以排除嫌疑的,所以到时候被人查证,根本是百口莫辩、死无对证。所以老祖宗会提醒后世之人,且莫两个人一同看井。
三人不抱树
这句话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三个人不能一起抱树。其实这是一种干活的场景,那为什么说三个人不能一起抱树呢?主要原因是因为三人之中有一人偷懒,另外两人就有可能抱不稳树木,那么自然会有人因此受伤。
再者就是三人之中,相互有矛盾,在抬抱树木的过程中偷奸耍滑不出力,那么后果自然是一人或者多人受伤。所以老祖宗这样忠告警示后世之人,千万不要三人一起抬抱树木。
其实从以上分析来看,这句俗话的意思就是要警示后人,做人做事都要有防范谨慎的心理,特别是在工作环境当中,真正的去结交朋友,一定要观察其是否有好的德行三观。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才能看到一个人的真正面目,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人是否真正值得结交。
各位网友,你觉得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有道理吗?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
版权暨免责声明:感谢所有支持者。若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所发图文不代表本号观点。
- 标签:dota6.72ai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