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胸围前四月IPO过会率降至82% 证监会发行审核趋严态势确立南阳山
北京4月28日讯 (记者 马欣) 据统计,截至4月26日,证监会发审委今年前4个月内共审核169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首发获通过139家,未通过18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5家,过会率约为82.24%。同比来看,2016年一季度IPO过会企业家数为62家,审核通过率分别为96.88%,远高于今年IPO过会率。而IPO企业过会率呈现出的下降趋势,直接反映出发审委对于上会企业的审核标准日渐严格,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
今年来发审会的一个典型变化是,其对上会公司问询的问题更加细化、更加全面、更加注重细节。这从披露的问询问题情况中可见一斑。发审委委员们尤其对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规范运作等问题触及较深。
同时,IPO方面的监管政策也在持续加强。继去年四季度开展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之后,证监会在今年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以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防止带病申报,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严格查处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近期证监会对律师事务所从事IPO证券法律业务进行专项检查。
业绩下滑、财务问题等成被否主因
4月份以来,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提速。证监会发审委的工作时间,由此前的每周开会两次,增加至每周三次,一周审核企业数在13-15家左右,较此前周审核10-12家数有所增加。
不过,在审核速度加快的同时,发审委严把质量关,IPO企业的过会率降至新低。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26日,发审委4个月内共审核169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首发获通过139家,未通过18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5家,过会率约为82.24%;今年一季度过会率为87.29%。
同比来看,2016年一季度IPO过会企业家数为62家,审核通过率分别为96.88%,远高于今年过会率。同时,今年前4个月的过会率,也分别低于2015年、2016年新股发行的通过率92.28%和91.21%。环比来看,2016年四季度IPO过会企业家数为96家,审核通过率为89.72%;而2017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则为87.29%。
从被否的18家案例来看,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规范运作等成为IPO被否的几大主因。
统计发现,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募集项目堪忧、规范运作是IPO被否的几大主因。今年被否的企业中,由于业绩下滑或盈利能力存疑被否的有7家企业,分别为震裕科技、华光焊接、日丰电缆、华龙讯达、思华科技、欧维姆和新水源景。
目前,从监管层针对上述企业IPO给出的反馈意见来看,拟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财务真实性存疑、竞争力低下等导致的存续经营能力问题都是监管层注意的重点。
除财务问题外,企业是否规范运作也成为IPO审核的重要考量。南京圣和药业IPO申请被否,原因是没有披露一刑事案件涉及的商业贿赂问题(华润医药刘彦铎贪污、单位受贿一案刑事案件)。
也就是说,无论同比还是环比,IPO企业过会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在加速审核的同时,并未对公司质地掉以轻心。
证监会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在今年两会期间明确表示,当前要“务必理解制度,咬住牙关,保证质量好的公司能够及时上市,用两三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
2017年1月20日,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通报了2016第四季度开展的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的结果。此次现场检查共涉及12家企业。其中,圣元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基美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因为存在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往来、部分贷款发放至实际控制人个人账户、大额现金支付等问题和存在销售收入确认与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财务人员兼职关联方财务工作、未披露部分关联方关系、销售佣金实际情况与披露信息不符等问题被证监会点名。
除此之外,证监会也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此次检查重,对于部分中介机构或签字人员存在的对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项核查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执业质量问题,已移送证监会相关部门按程序处理。
2016年6月底,证监会表示已经专门部署了针对首次公开发行(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执法行动。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证监会也对保荐机构进行过最少两轮包括自查在内的核查。
事实上,尽管目前的范围将不仅限于IPO、借壳上市排队企业,甚至连部分撤回材料或申请被否的IPO项目也可能成为核查标的。辽宁振隆特产申报期间财务造假,尽管撤回材料,但依旧被追责的案例,更是对市场起到了非常大的威慑力。
张晓军此前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2017年证监会将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防止带病申报,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对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