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孩子爱书超过爱动画片每天看2小时书是如何做到的?
本号由耶鲁大学毕业、界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自常爸发起打卡送书的活动以来,常爸自己也每天打卡,在朋友圈里分享。每次的分享,基本都是像下面这样的数据。
每次打完卡,总会有粉丝问:每天读两个小时的书,这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家孩子看书10分钟就跑掉怎么破?我们家孩子不喜欢看书,只需要看动画片,怎么办?……
小小常在同龄孩子中的确属于比较爱看书、看书时间比较长的那种。每次常爸回家,他总会缠着我:“读书!读书!”有时手头刚好有事,就给他放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小老鼠Maisy,跟他说先看会动画片再读书,他还会: “先读书,再看Maisy!”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刻意去延长孩子的读书时间以期达到什么最佳效果;相反,最近家里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眼睛休息一下,不要老是看书,先玩会儿再看书。”(得到的回应往往是:“不要!先读书,再玩。”)
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看书呢?常爸回顾了一下过去两年亲子阅读的一些经历,总结成文与大家分享。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性情不同,有些孩子的确就是天生比较爱看书,有些天生比较爱运动,所以这些经验也仅供参考;大家也不要因为看到别的孩子一天看2个小时的书,就非逼着自家孩子多看书,凡事欲速不达,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千万不要矫枉过正。
常爸之前推荐绘本,都是从一岁开始(在号输入“绘本”看推荐),是因为孩子的认知发展到一岁的时候,差不多可以理解这些简单绘本的内容。但这不代表亲子共读要到1岁才能开始做。读书给孩子听,可以从出生就开始;而比较常规的亲子共读,在孩子6-7个月,差不多能坐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小小常6-7个月时,奶奶/姥姥常抱着他晒太阳的时候给他读三字经和唐诗。当时常爸还在投资银行工作,没有时间研究幼儿教育,还觉得老人们望孙成龙的想法简直不可思议,半岁的孩子怎么能听懂三字经和唐诗?
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当时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在早期和孩子一起看书,读给他听,并不是指望他能完全理解,而是在培养孩子的joint attention (共同关注力)。Joint Attention本身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在这不多做介绍,只需要知道Joint Attention是婴儿学习很多新事物、包括语言所必备的。
给6个月的孩子读三字经、唐诗的好处在于让孩子从小体会到中文的音韵之美,他们被这种音韵美所吸引,就能坐得住,愿意看书,籍此延长孩子的attention span(注意力持续时间)。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虽然孩子根本听不懂,但是却很愿意听,听的时候会盯着书,不哭不闹。
这让常爸想起高中时读过的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时间久了,不记得是哪本书了,好像是《雅舍小品》,有知道的粉丝请在号留言告知),说他在美国的时候,邻居是个美国老太太,完全不懂中文,但是很喜欢听中国人念诗,就是喜欢听那种抑扬顿挫的声调。她常请梁实秋先生吃饭,唯一的要求就是读诗给她听。梁实秋先生每次摇头晃脑地用最传统的那种方式吟诵诗词,听得老太太眉开眼笑,仿佛得到极大的满足。
半岁左右的孩子,其实和那个美国老太一样,能听懂的中文很有限,但是经典的吟诵中蕴含的音韵之美,可以给孩子很大的视听享受。早早和孩子一起读这些经典(或者一些带韵律的绘本),使孩子把“书”和“愉悦的感觉”关联在一起,为孩子埋下了“悦读”的种子,长大后喜欢看书的概率自然就高出许多。
选书最关键的,是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能力。再好的书,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不应该读给孩子听。孩子一岁的时候,你给他读卡梅拉,那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恐怕是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
常爸曾看过一些所谓的育儿专家,说孩子眼里没有难易之分。这其实是很有性的。这句话仅仅适用于机械记忆的部分,而不是认知理解的部分。你让孩子背三字经和背千字文,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难易的差别,因为他并不理解内容,只是单纯地重复听到的音(常爸并不主张孩子背经典,但是两岁多的孩子往往就有这种能力,在听过几遍以后就能重述)。
但是在认知理解上,说孩子的眼里没有难易之分,给孩子读超越其认知能力太多的书,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挫伤其读书的积极性–谁也不愿意坐在那儿半小时,听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事–如果不了解这种感觉,不妨找个最近的大学的数学系旁听一下“实变函数”这门课。
刚开始给孩子读书,故事性一定要弱一些,以韵文或者是图文关系对应很紧密的绘本为佳。句子要短,要便于理解。最好有些翻翻书、洞洞书、立体书之类的,让孩子能动手的书,这类书基本都能引起孩子的极大兴趣。随着孩子长大,慢慢地增加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书。
一岁的时候选的书常非常重要的,这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孩子今后一段时间内喜欢看书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常爸之前推荐1岁+绘本的时候要细化到以半年为单位,而不是像网上的大部分书单那样,写0-3岁。而英文绘本的推荐,更是细化到以三个月为单位,这都是考虑到孩子在一岁左右时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做的细化。
关于选书,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分享的,这里篇幅所限,就不展开讲了,年后找机会再单写一篇文章讲讲中英文绘本的选择。在号输入“绘本”可以看常爸分龄推荐的绘本,这些都是小小常喜欢的、质量比较高的绘本,供各位参考。
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长的,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刚开始读,孩子可能只能集中5-10分钟的注意力看书,不要因此气馁或者给孩子过度的压力。在孩子慢慢习惯了亲子共读后,注意力持续时间会自然慢慢变长。但能变得多长,每个孩子天性不同,不能。小小常在一岁半的时候,可以一直坐4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听常爸读书而不闹腾,这也是从10分钟开始慢慢自然延长的。
每天给孩子读半小时书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给孩子读书其实是个体力话,不停地读半个小时就已经口干舌燥了,而且往往是一本书翻来覆去读到自己想吐。要下来还是需要一定毅力的。常爸从去年辞去投行工作全职经营号起,时间就比以前灵活了许多,所以每天晚上8点-9点之间,基本上都能45分钟到1个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再加上白天老人帮带孩子时45分钟的阅读,和晚上睡前20分钟左右的睡前故事,每天基本上都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看书时间。
养成习惯以后,孩子会觉得看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是很有乐趣的一部分,所以从来都是孩子主动要求看书,我们从来不设定看书的时间目标。
动画片声光效果好,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适当看些高质量的动画片,对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养成好习惯或有一定帮助的。但是看电视时间太长,会适得极反。已经有不少文献指出,看电视时间长影响的不仅仅是视力,更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缩短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甚至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更富性。
小小常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固定在晚上大人吃饭的时间(晚上7点多),大概20分钟左右。刚开始同时让他看中文和英文的动画片,后来慢慢都就变成全英文的了,不再放中文的动画片给他看。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文的比例已经很大了,放中文的动画片对孩子来说益处很有限(另外,说实话,很多中文动画片做得都比较粗糙)。所以孩子如果想看电视,就让他看看英文的,多少也能从中学到点英语的表达方式。
选的动画片最好是有对应的绘本的,比如说Maisy,孩子喜欢看,常爸就买了一套Maisy的绘本,在看书时间也能接触到他喜欢的动画形象。这样,电视就不再是孩子能看到Maisy的唯一地方,因此电视的吸引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了。类似的动画片/绘本还有Peppa Pig等。
【下面这段文字摘自常爸之前写的《英文亲子阅读怎么做?》一文,里面讲的道理,读中文绘本也适用。】
声情并茂是给孩子读绘本最最基本的要求了。孩子之所以喜欢你的声音多过机器的声音,就在于你的声音富有感情、抑扬顿挫。如果你念得波澜不惊,像一滩死水,就难怪孩子不喜欢听你读书了。
一旦绘本里出现一些动词,不容易解释,就要想办法“演”给孩子看。比如,常爸在给小小常读Silly Sally的时候,有一句“Silly Sally went to town, walking backward upside down”,刚开始读的几次,常爸都做个倒立给孩子看什么叫“walking backward upside down”;读到“tickle”这个词的时候,就挠他痒痒,每次都把他乐得咯咯笑,这样就不需要过多的词语去解释,孩子也能记得很清楚。
亲子阅读(不光是英语亲子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成份是“互动”。互动可以增强孩子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比如常爸给孩子读“I Love You Through and Through”这本书的时候,刚开始只是念书,但他对这本书无感,听了两次就不想听了。而当常爸把“互动”环节加进去以后,读到“I love your top side.”就摸摸小小常的脑袋,读到“I love your bottom side.”就摸摸他的,他顿时就对这本书充满兴趣。读到“I love your hair and eyes”之类的句子时,他就会很配合地自己去摸头发和眼睛。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 我有一位为我读书的妈妈。
常青藤爸爸,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界投资银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的号,旨在分享高质量的育儿知识和教育资源。
回复“英文绘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绘本书单(幼儿启蒙第一辑) & 耶鲁奶爸精心研发的英文亲子阅读助手APP和绘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