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 营救疏散66万多名遇险群众
来源:应急管理部供图
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杜燕飞)6日,应急管理部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来改革发展情况。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年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完成120多万起应急救援任务,营救疏散66万多名遇险群众。
申展利,一年来,成功处置山东寿光洪涝、云南麻栗坡泥石流、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4次堰塞湖、山西沁源森林火灾、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四川长宁6.0级地震、贵州水城山体滑坡、“利奇马”超强台风等重特大灾害事故,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消防安保工作正在扎实开展。
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要 队伍优势不断显现
201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一年来,近20万名官兵完成身份转改、职级套改和授衔换装,首次招录1.4万余名消防员已入职培训,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挂牌招生,消防安保和应急救援等任务圆满完成,新部门新体制新队伍的优势不断显现。”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兼教育训练司司长张福生说。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琼色介绍,消防救援队伍转制后,成为了我国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责大幅拓展,任务大量增加。在原有防火灭火和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基础上,水灾、旱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为了救援的主责主业。
琼色表示,面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加快转型,完善机制,锤炼队伍,提升本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制定部级应急预案和分灾种响应手册,制修订应急响应、专家智库、通信保障、物资调派等制度机制,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城市综合体、石油化工等8个重大灭火救援课题攻关,分类制定地震、台风、堰塞湖等10余种灾害事故救援预案,编制各类灾害处置规程,强化战勤物资储备,推动60个后勤保障编组建设,初步形成了扁平化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力量体系,在全国布点组建了27支地震(地质)、山岳、水域等专业队和2个搜救犬培训救援基地,在全国31个消防救援总队均组建了100至300人的省级抗洪抢险救援队。刚才展利同志已经介绍了,我们依托北京消防救援总队组建了一支200人的中国救援队,今年首次出访莫桑比克实施了国际救援行动,今年10月成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测评,成为我国第二支具备跨国救援能力的队伍。
三是推动救援装备升级。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灭火救援专业装备技术攻关,推广应用装备革新成果,一年来新增消防救援车3400余辆、防火和灭火抢险救援器材230多万件套。建强各级应急通信保障队,配齐关键通信装备,狠抓实战指挥平台等重点建设,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贯通各级、响应迅速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四是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在全队伍组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和比武竞赛,练体能技能、练战术指挥、练协同保障。分专题开展核生化、危化品、高层灭火和车辆事故救援、潜水救援、绳索救援等高难度的技术培训,并在历次重大救援行动后及时召开战评会,总结地震、洪涝、堰塞湖等典型战例,提升专业施救能力。
同时,注重学习借鉴相关国家地区的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先后承办东盟地区论坛城市应急救援研讨班及消防运动会,组队赴俄罗斯参加了第十五届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近日还在浙江举办国际消防救援技术交流竞赛,与世界各国深入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2】-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