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幼儿学习发展指南:3至6岁孩子该学什么?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的成长提出指导意见。专家认为,这一意见在一些方面击中目前幼儿教育的误区,。
指南指出,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等。强调不用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追求技能训练。
“哈学国际”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文宇从事幼教多年,他认为,指南切中了当前兴趣班、补习班的弊病:如果不遵循幼儿的心理、身体成长规律,就无法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理解、对美的体验能力。
记者在市某幼儿教育学校的课程表上看到,针对幼儿的课程有跆拳道、围棋、轮滑、钢琴、英语、数学、作文、小提琴等。带着5岁女儿来学钢琴的姚女士告诉记者,她为孩子报了钢琴班和英语班,每周六要“”休息时间来上课。“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报了一两个兴趣班,很多家长都纠结,不报班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报了班孩子学得不开心自己也累。”姚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兴趣班收费颇高,上一次课的花费往往是一两百元。有的家长购买“学习卡”也“一掷千金”,花三千元、五千元的很多。
张文宇说,很多家长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以音乐教育为例,一些父母走入误区,以为音乐教育就是乐器教育,就是钢琴教育,让孩子早早学乐器,“do”学一个星期,“re”学一个星期……其结果往往是孩子厌恶学琴,甚至厌恶音乐。
“实际上,所有的音乐理论贯穿了一个基础:音乐教育从听和欣赏开始。单一的乐器教育只会降低孩子的审美层次。”张文宇说,一般来说,只有等孩子欣赏到一定程度并且有意识地解读其中的含义时,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选择一些乐器,才是音乐教育正确的做法。
对于幼儿的语言培养,指南提出,3至4岁孩子主动要求讲故事、读图书,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等,教育是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幼儿自主阅读。指南还对看电视的时间做了规范:3岁孩子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6岁孩子不超过半小时。
张文宇说,指南的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幼儿的汉语教育存在三个认识上的错误:孩子会说话写字就行了,外语更重要;学校的语文课本就够了,不用家庭;孩子看电视没有,不鼓励儿童阅读。
记者发现,在各种兴趣班中,外语班最为火爆。一位家长说,现在哪样考试不考外语,外语要从幼儿抓起,在孩子语言天分最好的时候学效果才最好。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李锦韬介绍,语言训练分沟通性语言和思维性语言。现实中也有许多好办法,比如买毛绒玩具做假扮游戏,孩子和这些玩具动物的交流必然运用到语言。同时,让孩子多描述和回忆过去的事件,孩子必然要先在脑海里进行语言的逻辑组织,比如“昨天我们坐着车去参加哥哥的婚礼,我们先到……然后……”,父母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这样孩子语言能力才会得到快速发展。
指南指出: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必须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李锦韬说,要善于发现和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究和学习。
在市的几家书店,记者看到有近十种点读笔、点读机品牌售卖,家长正在为上小学的孩子挑选点读机。销售人员说,有的品牌一个月能卖几百台。
“点读笔、点读机并不符合幼儿的教育规律,对幼儿的记忆力培养没有什么好处”,张文宇说。
一家婴儿游泳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城市,婴儿游泳馆越来越多,婴儿游泳成为流行的“项目”。通过游泳训练与接触,可以让宝宝的身体更协调灵活,很多家长把几个月大的婴儿送来游泳。
对此,张文宇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婴儿游泳,他们的游泳方式是让孩子自己潜水,多数情况下是和母亲在一起潜水,这会培养孩子的自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