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一、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能力,形成使其终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的精心和照顾,但不宜过度和包办代替,以免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性的发展。
l 参照《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2. 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l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l 桌、椅和床要合适。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l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l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l 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
2.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l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
l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如参加亲戚朋友,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2.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下来,不怕累。
3.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 能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 能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l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如:l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l 为幼儿示范正确地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l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l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
l 提醒幼儿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l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支持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l 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的赛事或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1.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2. 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的正确方法。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线.在公共场合不远离的视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l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l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带领;不能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l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不远离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l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l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l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交往,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3. 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线.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线. 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1. 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他读图书、讲故事等。
l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3.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线.基本会说普通话的日常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愿意学说普通线.能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4.讲述比较连贯。
l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l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l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l 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线.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l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并清晰地说出来。
1.别人对自己讲线.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线.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粗线. 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4. 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悲伤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l 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和条件。如:l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书。l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幼儿自主阅读。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l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l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
3 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2. 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l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l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l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取名字,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l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l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l 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3. 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2.在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l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涂画的需要。
l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感受和体会写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l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2. 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l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l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l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交谈。l 鼓励幼儿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也欢迎他带同伴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l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结伴开展活动。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4. 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5. 不弱小。
4. 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由。
l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l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l 引导幼儿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怎么想?”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l 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表扬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具体。
l 在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⒈ 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l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l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l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l 利用购物、看病等机会,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他们的劳动,珍惜劳动。
3. 带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4.目标2
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2.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教育】1.严格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尊老爱幼、爱护公共,节约水电等。
l 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l 及时鼓励幼儿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纠正违规行为。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及时肯定;幼儿损害他人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并主动赔偿。
l 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
2. 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3.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4. 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2.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3. 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l 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3. 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
l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培养探究能力。要善于发现和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和强化训练。
1. 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如:l 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染和带动幼儿。l 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l 通过拍照和画图的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2. 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如:
l 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拆装装或动手自制玩具。
1. 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2. 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3. 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1. 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l 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如:玩风车时,鼓励幼儿猜测风车转动方向及速度快慢的原因和条件,并实际去验证;
l 和幼儿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对象、步骤和方法等,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设法用图画、箭头等标识呈现计划。
l 鼓励幼儿用绘画、、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l 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如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与发现,一起想办法验证猜测和收集资料。
2. 能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3. 能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4. 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5.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
l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
l 引导5岁以上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对动植物的意义。如兔子的长耳朵具有的作用;植子的形状有助于其等。
3.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自然。如:
l 结合幼儿的生活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人与自然、动植物的依赖关系。如:动植物对自己生活的贡献,季节变化与生活的关系,常见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与自然的关系等。
l 和幼儿一起讨论常见科技产品的用途和弊端。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的污染等。
2.引导幼儿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各种数所代表的含义。如:l 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l 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等。l 鼓励幼儿学习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五后,能推断明天爸爸妈妈休息。3.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秩序和美,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
l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等。
4. 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如:
l 解决幼儿生活中的公平分配问题时,可以采用对应或者计算的方法平均分配。
1. 能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1. 能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3. 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
l 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l 鼓励幼儿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如,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
l 结合日常生活,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如从球框里拿出几个球和小朋友一起玩等。
4.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
l 游戏中遇到让4个小动物住进两间房子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将5块饼干分给两个小朋友问题时,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考虑怎么分更公平。
l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请幼儿想办决。
3. 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和运动方向。
l 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如感受和识别盘子、桌子、车轮、地砖等物品的形状特征。l 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如用长方形的纸盒加两个圆形瓶盖制作“汽车”。l 积木装入盒子时,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如两个三角形的积木组合为一个正方形,更方便入盒。l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物品的图形特征,鼓励他们按形状分类整理物品。2.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如: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l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l 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2. 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
l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l 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l 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l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2.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如: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l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l 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
l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标准来评价。
- 标签:3―6岁儿童发展指南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