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是标尺
教育部网站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先进教育。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要求4-5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10月16日《京华时报》)
“指南”中有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比如将尊重当做幼儿教育的重要,对孩子的个性化创造,进行最大化欣赏,这对于幼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可“指南”却被个别妖了。比如有报道说: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
笔者查看了整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述报道根本就是一种娱乐化的误读。“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是“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能力”的一个目标,原文是“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可新闻硬是加上一个“学会”,让教育目标顿时发生了质变。“指南”中的“不跟陌生人走”,是对孩子的一种期待性的安全目标,加上“学会”,则成了一种硬性安全目标。
还有“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原文是“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体谅”取代“能体会到”,显然是一种更严重的误读。而让整个“指南”成了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好高骛远。这样的娱乐化报道要不得。
多用欣赏的眼光认识“指南”,多在“指南”的实践上下工夫,多用赞许和期待的眼神认识“指南”,多听听基层老师对“指南”的意见,多忠于政策原文,让“指南”发挥出积极的教育效应,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横挑鼻子竖挑眼,误读了美好的政策初衷。
一如当年卫生部发布的《老年人跌倒救助指南》,新政一出,板砖齐飞。有骂脑残的,有揣测其卸责的,有质疑标准的……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尽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这“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遗憾的是,仍在解读的咆哮中消解着新政的取向。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反弹强烈,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对公共政策的普遍性怀疑惯性。《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万人民调,结果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遍存习惯性质疑者”。社会,质疑是一种的能力,但过度,折损效率不说,还影响社会秩序的建构与重组。二是浮躁的解构主义文化。惯了,一旦与多元的价值来袭,以为快感的解构就变得让人上瘾,于是“标题党”盛行、“恶搞文化”无下限。这当然不是的错,当与公共事件极度耦合、生态版图苍茫,美好的事情看起来也难免面目模糊。就此而言,别育部发布儿童指南还是大学生指南,甚或任何一部新政,今日的非议一样妥帖适用。
其实,最怕的倒不是这些“指南”是高还是低,而是急功近利的幼教或家长,会不会将之视为如高考一样的标准试卷?如果刻板比对,这反而可能成为幼儿的梦魇,正如网络上流传的让千万人感同的帖子: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习,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九门功课同步学,不看星座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是团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这个孩子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
儿童成长标准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攀比附会的一种资本,不过就是时代化的一些罢了。
儿童教育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个毋庸置疑。我可以理解有关部门规范和“指导”儿童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既然是“儿童成长标准”,就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可“四岁学会体谅父母”之类的“标准”,却明显带有化的教育主观意志,是孩子们所无法做到和完成的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说5岁的孩子能记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亲人的名字,还具有一定的“合”,那么,3岁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四岁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就从头至尾都着苛刻的教育期许。父母从娃娃抓起没有错,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指望还不健全、思维还是一张白纸状态的四岁孩子去“体会”和“体谅”,这种教育心态本身就很古怪。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这样”、期待孩子“那样”,却不知,要求孩子的社会都未必能够做到。我们随地乱扔,却教育孩子要注意公共卫生;我们热衷于猎奇窥私,却强制孩子们“绿色生活”;我们和狭隘、缺乏宽容和信任,却要孩子们从小团结友爱……社会的矮化已经日渐明显,却指望孩子们柔嫩的肩膀去扛起的未来。如是种种,儿童仿佛就成了“烂菜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可装来装去,纵然把学生都塑造成上的小巨人,终归还是要踏进社会这个大。
《指南》众多先进教育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教人用带有差异的眼光来审视幼儿,这对幼儿的成长势必大有裨益。但是笔者在想,这么先进的教育教育部咋不用于青年学生呢?不仅是幼儿,即使是青年学生,甚至是,也存在差异,笔者认为也不应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对不同的人用同一把“尺子”,同样也衡量不出孰优孰劣。
而现在,中国的教育就像是一副模具,学生进去之前各有千秋,但进去以后,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一种雕刻打磨方法。而且在各个阶段的每一次晋级,都是在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差异大的将被淘汰。以至于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出品”的产品大致都是一个“高度”,一副“”。这应该也是当代中国为啥难出大师的原因,一把“尺子”桎梏了人们的思维发展。
在反思当代教育制度的时候,我们不妨对历史进行回望。在近代的中国,也曾是大师辈出的,像王国维、鲁迅、蔡元培、胡适、钱钟书等举不胜举。笔者认为是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正好是文化交融渗透发展的时候。而且当时的教育并不是大学影响大师,而是大师影响着大学,教育体制给了大师们更多发挥的空间。不过,一定会有人对笔者的观点提出质疑,谁说当代中国没有大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难道不能被称为大师?其实,大师的衡量标准不是看能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而是要看他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贡献与成就。笔者认为,虽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但他目前依然称不上是大师。而且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也不是现在应试教育的结果。
现在,教育部“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的观点不应只适用于幼儿,而应该得到推广。做到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青年学生,以避免“尺子”了学生成长的空间。
●家长们在应用《指南》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死板地往孩子身上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体质、个性特点,儿童更是如此。孩子们发展的快慢、兴趣爱好等都可能不同,所以《指南》只能作为指导,家长们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行。
●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这不是扯淡是什么?教育部在干什么?教改不是这么改的吧?这不是在加重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吗?这不是在给孩子的童年上吗?中国的孩子怎么这么苦,没出头之日了!
●不可回避的是,小学择校现象和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一定会影响到指南的实施和贯彻落实,最终……
- 标签:3至6岁儿童指南心得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