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婴幼护理  婴幼护理

你的孩子有大自然缺失症吗?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敏感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你的孩子有大自然缺失症吗?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敏感度!

我们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防疫当下,除了上班之外,大家基本都待在家里,若是没有复工,最多外出采购,或适当下楼活动。

往年,春暖花开,家长通常会带孩子去游玩,对于孩子而言,走进大自然,是接触各种生命的最棒时刻,通过昆虫,可以让孩子认识个别物种的差异,进而了解自然生态与生长的环境。应有尽有的丰富教材,都可以从大自然中免费取得!

大自然缺失症,缺少大自然刺激,依赖电子产品

孩子若是少了大自然这个媒介的刺激,太依赖手机或科技,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对于事物的敏感度,甚至在未来也可能提高其犯罪率。平时应常带孩子去公园、户外游玩,让孩子熟悉户外环境。当孩子习惯后,常常是孩子先有新发现,大人才后知后觉,若没有常接触自然,或已经受到太多外在事物的干扰,会容易自动忽略。

孩子的本能就是玩,看到石头、砂子、泥土、草地等就会四处探索,但有些孩子却完全不敢触碰。课堂上常带孩子去户外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叶子、捡东西,有时会看到父母在旁制止:‘那很脏、赶快丢掉’,但孩子会认为这片叶子很特别,想捡起来收藏。这些捡叶子的活动其实可以是很有意义的延伸,虽然不是精美、高科技的玩具,却是将扮家家酒搬到户外,且是大自然的产物。

为什么越小的孩子不怕蛇,年龄较大的孩子反而不敢靠近?原来是因为孩子接受太多大人的主观认知,乍看之下,大自然存在着许多危险,但孩子在探索、认识这些危险后,才会知道什么是安全,以及该如何保护自己。如果家长与孩子都在不了解环境的情况下外出,他们会因为爸妈的不安而感到害怕,有时父母因为爱孩子,不想冒任何风险,而阻绝了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然而,孩子并不懂得何谓安全与危险,他们对于这两者的认知都是从家长的观念而来,例如:蛇和蜜蜂代表危险,鲨鱼也是危险的,孩子接收到的想法常常是父母的主观认知。

老师是引导者,让孩子自由探索大自然,而非帮孩子定义昆虫的好与坏

0至2岁的阶段就是在学习与模仿,3岁开始有足够的认知进行到下个阶段的学习与探索,若是父母感到害怕或尖叫,他们也会害怕。在户外学习时,最大原则是‘引导大于教导’,老师是引导者,不只是在告知孩子昆虫、动物的特性、名称,而是引导孩子观察、接触大自然,以及正确的对待方式,并非为他们定义这个昆虫或动物是好还是不好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接触、观察,并领悟出该如何与之相处。例如,引导孩子认识猫狗的时候,会请他们思考:我们这样做,猫狗会不会舒服?可以怎么做让猫狗觉得安全?如果猫狗感觉安全,是否我们自己也能保持安全?

置身于大自然中,除了可以刺激五感,更有助于培养人际关系

在自然环境中能够接收到很多不同的五感刺激:嗅觉、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即使是一个很无聊的公园,孩子们还是可以自行发展出很有趣的活动,例如:把落叶当船,或是把落叶、石头排列出一个摊位贩卖等。除了这些外在刺激,他们也可以在公园里找到玩乐的同伴,会一起讨论、分享,建立人际关系网。在课堂上带孩子外出时,他们通常都互不相识,在家长可能还不一定有交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建立起友谊,自行发展出分工合作的模式,从中学会分享、领导能力与人际关系。

比起担心孩子变脏,倒不如教他变脏之后如何清洁

家长所担心的卫生问题其实是可以被克服的,0至2岁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紧张、害怕或分离焦虑而将手放进嘴巴里,此时家长要尽量跟在孩子旁边,也要缩短孩子在外的时间,即使只是散步也可以。3至6岁的孩子认知能力较强,能够理解卫生与清洁观念,此时爸妈可以教导他们卫生习惯。把自己弄脏是孩子的本能,父母应培养孩子知道如何避免让自己生病,而不是避免将自己弄脏,他们在练习操作的过程中,会慢慢知道什么方式才是安全的。

在大自然中发掘疑问,从书本中得到验证

较少在户外的孩子对于昆虫、动物的认知都是来自于书本,他可能知道紫斑蝶,独角仙、蚜虫等,但少了实际观察,只会知道它的名称。而实际走到户外的孩子会知道蝴蝶在吃什么、紫斑蝶跟其他蝴蝶有何不同。若孩子不认识这是紫斑蝶,他可能会更好奇,想要去观察:它要去哪里?为什么要往这边飞?它的同伴都去哪里了?希望孩子一直在大自然里发现问题,是主动发掘而不是被动接受书本的知识。鼓励孩子在还没接受书本的理论知识前到户外探索,后续就能从书本上得到验证。

你是不是也期待疫情结束,带孩子走进大自然,那就让我们照顾好自己,共渡难关,等待春暖花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