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觉得‘我什么都很糟’?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要警惕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其实帮助不大。孩子不会因为你多说好话就变得有自信。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出长处,让孩子发掘自己的优点。可以协助孩子准备一个独特的嗜好,带着他多练习以获得‘成就感’。让孩子找出自己比别人厉害的地方,才能承受在‘某些部分’输给别人的挫折感。
孩子有情绪,你都怎么做?
孩子常常突然说出‘我好笨’、‘我不会’、‘我一定会失败’,还没开始就沮丧到要放弃,有时半推半就才慢慢做一些,又继续说自己都不会。
这个时候,身为家长的你会如何?
□忽略孩子的言语。
□大量鼓励孩子,告诉他可以的。
□责备孩子不该在没有完成前都不尝试。
□算了,先帮他做完。
融融看起来很乖巧,但什么事都往坏处想,经常闷闷不乐,好像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时明明做得不错,却突然冒出一句:‘我好笨,什么都不会。’参加比赛前,就一直觉得自己会输,甚至想临阵脱逃。怎么孩子年纪轻轻就如此消极呢?究竟是怎么了?
自尊,不是靠鼓励
凡事都往坏处想的孩子,当然情绪比较容易低落。并不是因为孩子天生懒惰、爱哭,而是与‘自尊’有关。高自尊的人常常神采奕奕,好像天下无敌一样拥有无穷无尽的体力;低自尊的人常常无精打采,好像天会塌下来那样愁眉苦脸且缺乏动机。
自尊心,不是靠口头鼓励出来的,而是通过手脚操作的成就感。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学大人拿筷子、拿扫把,或是学妈妈穿高跟鞋走个几步,正是经由这样模仿并熟练的过程,从中觉得自己跟大人一样,一步一步培养出自尊心。
自尊低落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孩子客观能力上无法获得成就感;另一种是过度与他人比较,感觉比不上别人。两种都会导致孩子过度贬低对自己的评价,变得缺乏动机,凡事都提不起兴趣。孩子需要的不是‘鸵鸟式’的鼓励,那无疑只是增加孩子的‘自我期许’,反而会让自尊心越变越小。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培养孩子的‘真实能力’,拉起他的手一步一步去做,当能力增加,自然会更有动机,找回生活的乐趣。
不要过度赞美孩子的聪明,而是要鼓励孩子的努力。不知何时,勤奋变成愚笨的代名词,好像很用功就是因为不聪明,结果搞得每个孩子都像鸭子一样,表面上悠闲自得,私底下却拼命划水。长时间把自己伪装成另一个人,又哪里能得到快乐呢?
其实,许多孩子努力与坚持的学习,为的不是考试的成绩,而是理想。
当理想达到时,顿时就失去目标,甚至对无法预期的未来感到不安。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对于未来无法建立出一个新理想,因此感到绝望与不满。
或许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和孩子互动时的态度。当我们满口抱怨的责怪别人,把自己当作一个受害者,孩子又如何学会有自信呢?当我们看着电视、新闻媒体,将社会当作一个大陷阱,孩子又如何能建立理想?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不时透露给孩子一个‘做什么都没用’的讯息,这会深深烙印在他小小的脑袋瓜里,他又如何能建构出自己梦想中的未来?
不论社会多么的乱,都不应该剥夺孩子的梦想。当孩子在身边,请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让你的气话影响孩子的想法。当孩子看见你的坚强,看着你勇敢寻求梦想的背脊,就会踏出相同的脚步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让我们问自己一件事,是谁偷走孩子对于未来的想像呢?
调整自己,改变孩子
一、给予安全
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因为觉得安全才有动机四处探索,克服困难。当我们与孩子对话时,有时可能不自觉会用高压、威胁的方式,例如说‘再不听话,就把你丢掉!’或是‘你不乖,我就不爱你’。千万不要让这种话变成口头禅,那会让孩子感到恐惧或内疚,就很难开心起来。孩子需要的是父母亲无条件的爱,这样的安全感,也是让孩子勇敢面对挑战的坚强后盾。
二、培养兴趣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其实帮助不大。孩子不会因为你多说好话就变得有自信。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出长处,让孩子发掘自己的优点。可以协助孩子准备一个独特的嗜好,带着他多练习以获得‘成就感’。让孩子找出自己比别人厉害的地方,才能承受在‘某些部分’输给别人的挫折感。
三、减少比较
孩子闷闷不乐,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都爱比较’。比较衍生出来的妒忌,常会让孩子难以释怀,因而心情低落。少用‘比较的方式’衡量孩子的表现,例如‘你看姐姐就是长得比较高’这类的话,都会增加孩子之间的竞争,更容易让孩子感到沮丧。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难免比来比去,或者可以帮孩子安排一些‘异龄团体’,减少比较的压力,让孩子更容易融入团体活动当中。
孩子需要的不是强迫,压力只会让他感到更孤独;孩子需要的不是鼓励,赞美只会让他变得更依赖。孩子需要的是成功,从改变自己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找到孩子有成就感的事物,才能让孩子变得乐观而快乐。
- 标签:王牌保镖百度云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