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黄旭华谈科学精神
29日下午,平时宁静的中国工程院变得热闹起来——两位刚刚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院士回“娘家”了。他们要在这里开一个座谈会。
核潜艇研究的开创者黄旭华、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与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一起,在这个下午畅谈科学精神。
袁隆平:“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袁隆平笑着说。
他离不开农田。尽管已经90岁,袁隆平仍然坚持“每天要到田里看看”。这次出发来北京之前,袁隆平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去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我晚上,满脑子都是稻子的事情。”
几年前,记者采访袁隆平,他曾经放下豪言壮语:我已经快86岁了,身体还很好,再干4年没问题,希望到90岁时,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7吨。“人呐,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今天,他成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他说,得奖,很激动,但也是个鞭策,自己还是要继续攀高峰。
如果没有意外,今年10月,超级稻就能实现每公顷产量达到18吨。“实现18吨之后呢,下一个目标就是20吨。”这也是理论上的最高产量。
自称“90后”的袁隆平笑着说,争取在百岁之前,把每公顷产量20吨这个“小目标”完成了。
一提起稻子,袁隆平就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各类数据也是信手拈来。他还有另一个目标——耐盐碱水稻。
“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有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袁隆平说,他们计划发展耐盐碱的水稻1亿亩,每亩按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也可以多产300亿公斤的粮食。
黄旭华:“把一生放到科研中,把科研放到心里去”
相比袁隆平,黄旭华的名字对公众来说可能略显陌生。
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为国家利益,黄旭华几十年隐姓埋名、默默工作,潜心技术攻关,为我国核潜艇研制的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中国开展导弹核潜艇研究,黄旭华作为首批29个人之一参与其中。从那时起直到去年离休,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工作。
研究刚启动时,我国工业体系甚至并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更大的困难是,我们没有专业人才,对核潜艇的知识一无所知,手上也几乎没有任何有关核潜艇的技术参考资料。
“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国外对我们的严密封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从核潜艇的玩具模型上去验证核潜艇大概是什么,用算盘、计算尺和秤砣计算出复杂的核潜艇关键数据。1970年,黄旭华和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周期之短,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都属罕见。
座谈会上,黄旭华感慨,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科研事业的前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障碍重重、风险很多。广大科研人员必须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心。
他动情地说,我们搞科研的,如果不把科研装到心里,是很难出成果的。黄旭华说,要把自己的一生放到科研工作当中去,这样听起来老套的话,放到今天,同样适用。
中国工程院党组号召全体院士向袁隆平、黄旭华院士学习,学习他们科学报国、勇攀高峰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求实奉献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淡薄名利的崇高品德。
(科技日报北京9月29日电 李 艳 张盖伦)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