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打针时的“尖叫急刹车”火了,网友:正儿八经扎针时也就那样
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当爸妈的最怕听到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宝贝生病,因为小孩体质差,只要生病,就要去医院挂针,而每次带宝宝去打针,孩子必定会焦躁不安,并且对打针格外的恐惧,每次打针孩子都会哭得撕心裂肺,作为爸爸妈妈,可谓是打在儿身痛在父母心,听着孩子的哭声没有做父母不心疼的,即使孩子不生病,也依然逃避不了打针的魔咒,平时的疫苗接种也让宝宝逃避不了打针,足以让宝宝哭天喊地,那么,为什么所有的宝宝都害怕打针呢?是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呢?还是有着什么原因在里面。
孩子怕打针到底是不是天生的呢?这个问题在我们平常人心里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打针是真的疼,生理上的疼痛是谁无法改变的,刚出生的婴儿,或者几个月乃至几岁的孩子都忍受不了这种生理上的疼痛,这种疼痛会让孩子疼痛不止但是,这并不是孩子害怕打针的主要原因。
从最近微博上一则小视频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妈妈带着生病的孩子去医院打针,当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医生面前的时候孩子就已经无法控制的哭了起来,哭的上窜下跳,感觉妈妈都抱不住,但是实际上医生还没有开始给孩子打针,当医生准备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孩子那种撕裂的痛哭更是响彻了整个医院,可是当针头扎进孩子胳膊的时候,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好像扎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疼,孩子愣愣的看着医生将药液输入体内,将针头拔出来,用药棉按住针口,整个动作孩子再也没有流一滴眼泪,也没有哭出一声,旁边的医生护士家长也跟着笑了起来,安慰孩子。
看到这里,网友们也纷纷的评论:
A: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扎针之前我爸爸按都按不住,正儿八经扎针的时候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B:就是不知道为啥,扎针不疼,但是提起来扎针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
C:谁能告诉我扎针到底有多疼,我感觉还没有摔一跤疼呢!
其实每个人都打过针,那么为什么小时候打针会哭的撕心裂肺,长大之后再打针就不会那么厉害的挣扎和哭了呢?难道真的是因为长大了吗?打针到底有多疼呢,其实无非也就是相当于在地上摔了一跤而已,可是,你又见过有几个孩子因为在地上摔了一跤而以后就再也不敢走路呢,事实上孩子摔了一跤,无非就是爬起来疼一分钟,但是马上就会接着跑出去玩,从来不会因为摔跤这件事情从而产生心理阴影,所以,孩子害怕打针,并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疼痛,而大多数是因为心理上对打针这件事有了心理阴影。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会让孩子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呢,据统计有以下几点:
陌生的环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的形成独立的自主意识,而这个时候,陌生的环境会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恐惧,更何况医院的环境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所以这种环境会让孩子更加的恐惧。
被父母强制约束而缺乏安全感:
没错,即使是自己的新生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也是经常在孩子去医院看病打针的时候强制的按在那里,这样会让孩子的活动自由产生了束缚,也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因为在家长的强力搂进怀里的这种强力束缚下,或者躺下,会让孩子观察不到周围的环境状况,在陌生的环境下更容易惊恐。
对生理刺激的保护反应:
小孩子的身体各个器官和部分机能并没有发育完善,面对打针所带来的生理疼痛,内心的畏惧感也是对自己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了解了这些情况,各位爸爸妈妈也就知道为什么每次带孩子去医院打针输液,孩子都会表现得非常恐惧,那么小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的认识不够充足,这时身为家长,就需要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和疏导,帮助孩子让孩子对打针的恐惧心理降到最低,把伤害最小化。
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家长的情绪总会在无形中带动着孩子的情绪,所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作为一个家长首先需要做到的事情,有些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打针,孩子还没有怎么样,家长先是一脸愁容,那么在孩子看来就会心里非常的害怕,觉得会有大事发生,就会觉得打针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去医院当然就不能好好的配合了,所以说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可以时时刻刻的感知到父母的情绪,所以一定要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如果在打针的过程中实在是做不到安静的看着,那么就在结束之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安慰,切记最好不要参与到治疗中。
做游戏提前预警: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转移注意力法,在打针之前,用孩子可以理解的需要或者方式告诉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去医院会发生什么,让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有效的转移一部分恐惧在游戏上,去医院的时候也可以带上孩子平时最喜欢的玩具或者爱吃的零食,给予孩子鼓励和安慰。
生活中不夸大负面情绪:
小孩子对这个世界还是处于一种懵懂的认知阶段,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对孩子说一些恐吓的话类似于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医院,之类的,这会让孩子对医院产生更多的恐惧感,另外也要对孩子坦诚相待,不要为了安慰而告诉孩子说打针不疼,因为孩子迟早都会发现真相,与其欺骗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勇敢面对,给予赞赏和鼓励,让孩子有荣誉感。
孩子在心智不成熟的阶段,一定是需要家长正面的引导,通过一些健康的手段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种种恐惧,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只要坚持引导,孩子就会慢慢克服,慢慢接受,最终克服恐惧。
- 标签:最后的战士1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