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塑料开始“入侵”人类胎盘!再不重视这事儿,今后必将自食其果…
塑料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正是由于这种便利,也导致我们生活被塑料垃圾团团包围着……
你还以为这些塑料垃圾只是影响环境这么简单吗?现如今已经开始“入侵”人类了!
因为最近有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首次检测出,本应该人体之外的微塑料颗粒!
这是怎么回事?塑料垃圾对宝宝会产生什么样危害?如何避免宝宝被塑料垃圾侵袭?
今天小康君就好好跟大家讲一讲令人可怕的塑化剂!
最新发现!
塑料颗粒开始“入侵”人类胎盘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12月23日,据“科学警告”网站(ScienceAlert)23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在人类婴儿胎盘中发现了微型塑料颗粒。
据悉,当时有6位孕妈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体征及胎儿的健康均无任何异样。
可是当科学家利用拉曼显微光谱时,却在四个胎盘中检测到了12块5至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颗粒。
(图片来源:四川观察)
“研究过程中仅对每个胎盘中约4%的部分进行了分析,这表明微塑料在胎盘中的总数会更多。”研究人员表示,参与研究的胎盘中,胎盘的胎侧、母侧以及胎儿发育的羊膜中,均存在塑料颗粒,这也意味着,胎盘的所有部位都存在微塑料碎片。
更令宝妈震惊的是,研究人员表示若在胎盘中发现了塑料颗粒,那么胎儿的体内,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物质。
研究人员分析:由于被检测出来的塑料颗粒,是经过染色的红、蓝、橙、粉颗粒,所以怀疑这些10微米的塑料,可能是来自包装、涂料、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然后被母体吸收或吸入体内。
10微米约合0.01毫米,也正是因为它足够小,才能随着数量、时间随着人体血液进入到孕妈的体内或胎盘中。
这种日积月累的伤害,将会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基因,甚至破坏宝宝正常的免疫系统。
至于塑料颗粒具体会对宝宝产生哪些危害?且听小康君慢慢道来~
塑化剂对宝宝有什么危害吗?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也就是俗称的塑化剂。
目前,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当环境温度升高或接触油脂等有机溶剂时,可通过挥发、溶解等方式释放到环境中,然后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中。
像不合格的婴儿用品、塑料玩具、文具、餐具、外卖盒都可能导致人体塑化剂超标。香水、眼影、指甲油等化妆品也存在塑化剂超标的风险,特别是不合格的指甲油塑化剂含量比其他塑料产品要高许多。
对于婴幼儿而言,塑化剂超标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和生长发育。
对于孕妈妈而言,塑化剂超标可能会增加早产、流产以及影响胎儿发育的风险。体内塑化剂超标的男性,还会有损伤生育力的风险。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表示,邻苯二甲酸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类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塑料产品的生产。
邻苯二甲酸酯被认为是一类环境激素,对人类机体多个系统如肝脏、肾脏等均有毒害作用,尤其是处于发育早期和分化发育敏感阶段的儿童和孕妇。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会影响人体激素系统,可引起儿童性早熟,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形态异常,同时会对儿童的神经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维也纳大学研究员施瓦布尔指出,最细小的塑料微粒可进入血管、淋巴系统甚至肝脏,肠道中的塑料微粒亦可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增加感染细菌的风险。
塑料正在一步步侵蚀我们的健康,更可怕的是塑化剂就隐藏在宝宝平时吃的、用的、玩的物品中。所以,下面的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知道!
如何防止塑化剂
危害宝宝的健康?
1、尽量少接触塑料产品
避免使用塑料包装的食物, 不要用塑料加热食物,以及避免使用可能含有塑化剂的塑料容器和塑料包装。
使用玻璃、不锈钢、陶瓷或木头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来盛和储存食物;
2、查看标签信息
养成阅读产品标签的习惯,若标签上注明“香料”的产品应尽可能避免,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塑化剂。
3、避开标注有3、6、7的产品
特别是避免使用在底部标有“3”(PVC或乙烯基)、“6”(聚苯乙烯泡沫),“7”(含BPA)的塑料物品,此类物品最可能含有这些化学物质,释放有毒物质。
4、勤洗手、多喝水
接触塑料制品后记得洗手,可以有效减少塑化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塑化剂在人体内代谢后,经尿液排出体外,多喝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
5、进行科学的检测
日常生活中塑化剂无孔不入,想要判断并排除高风险因素,需要通过精准的检测来实现,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通过尿液来检测。
想要防止塑化剂危害宝宝,可以考虑做个体内塑化剂检测,避免塑化剂长期留存体内,危害宝宝的健康。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希望各位宝妈奶爸能够带宝宝,尽可能少使用塑料袋,少点外卖多做饭。对于宝宝来说,如果必须要使用塑料餐具,不要图便宜,一定要买正规合格的餐具。(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标签:大胆女人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