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有诗气自华 第四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举办
连续举办4年的诗歌节不仅是诗人的聚会,更是当地百姓的节日
天水有诗气自华(解码·城市味道)
核心阅读
有充满诗意的城名,有李白、杜甫的故事,甘肃天水自古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这里的“李杜诗歌节”已连续办了4届,不是诗人关门开会,而是敞开大门办节。举办公益讲座、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中外诗人谈创作、读诗,让当地人深度参与其中,普及了诗歌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城市的品位。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冬日,来到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的南郭寺,建于清代的诗圣堂,就隐在这林木间。
“陇上江南,自然不似北方冬天。”天水日报社副总编辑王若冰笑道。作为李杜诗歌节的全程参与者,最近只要一得空,他就来南郭寺,“忙着为‘天末忆李白’主题雕塑选址、定设计方案。雕塑将在第五届李杜诗歌奖颁奖典礼期间落成。”
作为国内重要的诗歌交流平台,“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自2016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4届。前不久落幕的第四届李杜诗歌节,吸引了100多位国内外诗人和近万名当地群众参与。“办好诗歌节,一定要让群众参与进来,不能仅仅办成诗人的聚会。”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杰说,每一届李杜诗歌节,天水都在努力深入普及诗歌文化,用诗歌提升城市品质,让诗歌滋养群众心灵,无论是城还是人,有诗气自华。
有深厚的诗歌底蕴,该办自己的诗歌节
“中国是诗的国度,过去是,现在也是。”王若冰说。天水和诗歌的渊源可追溯至《诗经·秦风》,天水之名也充满着诗意,“守着这么深厚的诗歌底蕴,我觉得天水应该有自己的诗歌节。”
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11月下旬,天水市开始起草策划方案、筹备首届李杜诗歌节。“起初很多人觉得叫李杜诗歌节,名字有点大。”王若冰说,实际上,直到今天,很多人见他依然会问:你们这个诗歌节,凭啥叫“李杜”?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 …… “多篇诗文里写到的陇西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市秦安县。”王若冰说。杜甫于公元759年到天水投奔侄子杜佐,客居在今天的天水市麦积区。“虽然杜甫在天水只寓居3个多月,但创作了117首‘秦州诗’。”其中,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千古名句,这些已经成了天水的历史记忆。“所以,举办诗歌节,命名为‘李杜’,我们是有底气的。”
当然,办诗歌节的底气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撑。“李杜诗歌节,主要靠政府投入,赞助比例不大。”王若冰认为,诗歌节发展至今已初具品牌价值,但不能简单地考虑盈利,这样很可能会削弱诗歌节的严肃性和品牌美誉度。“实际上,重要的诗歌节基本都由政府文化机构举办。”王若冰介绍道,比如麦德林国际诗歌节由哥伦比亚政府和议会支持,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由波兰政府出资筹办。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